观水长怀子在川,衣冠时向古坛前。
蓍从上蔡无真种,图到希夷有别传。
客送屐声云里径,僧将瓢影月中泉。
闲来准拟忘言久,莫问新诗月几篇。
诗句原文:象笔双缄自吉州,书题点易远相投。
译文注释:我带着两封书信自吉州而来,目的是为了将我的诗稿《点易台八首》送给你张侍御汝立。
赏析:这首诗的开头两句通过“象笔双缄”和“书题点易”,表达了诗人自吉州带来的深厚情感和目的性。这里的“象笔双缄”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携带两封信的场景,而信中的内容则是他精心准备的诗作《点易台八首》。这些诗作都是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所感所思的结晶,寄望于能与张侍御汝立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第二句“老来已悟浮生梦,病后兼忘应世筹。”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超脱。这里的“浮生梦”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而“老来已悟”则表达了诗人经过岁月洗礼后的豁达和超然。这种觉悟使得诗人不再为世俗纷扰所困,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个人修养的提升。同时,“病后兼忘应世筹”也反映了诗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这种心境的转变使得诗人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
第三句“磴入烟霞须策杖,台穷云海胜登楼。”以自然景观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这里的“磴入烟霞须策杖”形象地描绘了攀登陡峭山路的情景,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和困难。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台穷云海胜登楼”则进一步强调了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克服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和哲学思考。这种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境。
最后一句“凭谁净扫焚香石,千仞冈头拜孔周。”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道德学问的追求。这里的“焚香石”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学问的追求,而“千仞冈头拜孔周”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圣人、汲取道德智慧的愿望。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学问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认识。这种对道德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使得诗歌具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深邃的人生哲学。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和哲理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