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
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松风阁次韵
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
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注释:
- “松风阁”:指位于某地的一座以松树命名的阁楼。
- “出郭”:走出城外,这里指的是作者离开城市。
- “县阁钟”:县城里的钟楼,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之一。
- “西林”:西边的树林,形容树木繁茂的地方。
- “东日”:东方升起的太阳,表示清晨或早晨。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用来描述早晨的雾气或光线。
- “寺主”:寺庙的主持或者负责人。
- “诗与禅家各有宗”:诗歌和禅宗各有所宗,各有自己的特色和流派。
- “谢客”:避开客人,这里指的是夏天炎热的时候不宜接待宾客。
- “四朝”:指四个朝代,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时期或者某种政治环境。
- “衰懒”:形容人衰老疲惫,不愿意做事。
- “明农”:鼓励农民勤奋工作,耕种田地。
- “若问”:如果有人问。
- “来何早”:为什么来得这么早?这里可能是作者在自问自答,表达了一种惊喜或是意外的感觉。
- “欲向风前”:想向着风的方向走去。
- “古松”:古老的松树,常被用来象征长寿或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离开城市,来到郊外的松风阁的情景。首句”出郭初闻县阁钟”,描绘了作者离开城外听到县城里传来的钟声,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接着”西林东日破朦胧”,描述了西边的树林和东边的太阳破晓时分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然后”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诗人与寺庙主持之间并没有约定,而诗歌和禅宗各有其宗派。最后两句”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表达了夏天炎热的时候不宜接待客人,而鼓励农民勤奋工作,耕种田地。结尾”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会来得这么早,那么就是想要向着风的方向去聆听那古老的松树的声音。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