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未报岭南书,却向湖南候起居。
赤壁山高三国后,洞庭波阔九歌馀。
楼临江渚曾招鹤,节过乡关不问鱼。
淮海相逢同吊古,岳阳回首意何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答出诗句,然后结合注释、手法分析。“赤壁山高三国后,洞庭波阔九歌馀”一句,诗人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淮海相逢同吊古,岳阳回首意何如”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忧虑。
【答案】
译文:我两年没有回过岭南的信,却去湖南等候起居的消息。赤壁山比三国时的赤壁还要高,洞庭湖的水比《九歌》中的江水还要广阔。我楼台临江渚曾招来飞鹤,节操超过乡关不问鱼虾。淮海相逢共话吊古,岳阳楼头回首思量何事?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吴潜于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任荆南帅时,因得罪了宰相史弥远而罢官,被贬为处州(浙江丽水)团练副使。第二年春,他再次被召至京城,授兵部员外郎,不久又因故罢官归乡。这年秋天,他又奉召回京,改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并兼权知平江府。次年冬,朝廷以淮南西路安抚大使的身份赴任。途经湖南时,应湖南安抚司之请,到岳阳楼上作此诗赠给好友秦中丞凤山。全诗四句二十韵。前二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首联写诗人两年未报岭南书,而到湖南候起居。颔联承上启下,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见的江山景色。尾联写诗人与好友相聚岳阳时的情景及感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