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里寄书来,珍重司徒手自裁。
出处四朝今旧德,沈酣三礼古遗材。
爱公欲徒吟诗社,老我时登点易台。
喜接贤郎难答拜,愁看江上雁飞回。
【注释】
九峰山: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有九峰。孙九峰:即孙应鳌,字九峰,江西吉安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司徒:指孙应鳌的官职。四朝:指元、明二代。沈酣(chí)三礼:沉浸在《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经典之中。爱公欲徒吟诗社:指喜欢与朋友一同吟咏诗词的聚会。老我时登点易台:指年迈时仍登上点易台(位于江西吉水)去观赏江上雁飞。点易台:地名,在今江西吉水。
【译文】
寄给孙九峰先生一封书信,请您珍重自己处理此事吧!您是这四朝旧德之人,沉湎于三礼经典,是古时的遗才啊!想与你一起参加吟诗之会,如今我已垂暮之年,只能登点易台赏看江上雁飞了。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孙应鳌后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
首联“九峰山里寄书来,珍重司徒手自裁”。起句写信,点题。“九峰”指孙应鳌所居之地,也暗示了友人的高尚品德。“珍重”是嘱咐语,也是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话,因为书信中必有赠言,所以这里用“手自裁”,意谓亲自动手写信。“裁”字妙,既见其慎重,又见其亲为之意。
颔联“出处四朝今旧德,沈酣三礼古遗材”。“出处”指人从政或出仕。“四朝”指元、明两代。“沈酣”是沉浸的意思,形容沉浸在学问中。“沈酣三礼”指沉浸在礼学经典之中。“古”指古代,“遗材”即遗留下来的才能。此联赞颂孙应鳌是历经元、明两代而仍然保持高洁品质的人,是沉湎于古文化典籍中的学者和专家。
颈联“爱公欲徙吟诗社,老我时登点易台”。“徙”即移徙、移居的意思。“点易台”是地点,在江西吉水。“吟诗社”是文人雅集,吟咏诗歌的团体。此联说作者想与孙应鳌一起去吟咏诗歌的集会,并表示自己已到老年,只能时常登上点易台去欣赏江上行船的雁群飞行。表达了作者对孙应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年龄渐长不能参与聚会感到无可奈何的遗憾情绪。
尾联“喜接贤郎难答拜,愁看江上雁飞回”。“贤郎”是对人的美称。此处指孙应鳌的儿子或儿子辈的年轻人。“难答拜”指无法还礼或行礼拜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之情;“愁看江上雁飞回”则表现了作者因友人远行而不能相送的惆怅心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句以书信收束全篇,点明送别的缘由;第三联赞美了孙应鳌的人品与成就,表现了作者的敬仰之情;第四联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共游吟诗之会的愿望,但因年老体衰而不能实现的遗憾之情;尾联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