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冬特制鹤袍新,来问城南失火人。
降服正修前古礼,解衣还荷大夫仁。
行藏自愧名衔重,辞受能忘道义真。
独掩寒斋感知已,县衙回首不胜春。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中冬特制鹤袍新,来问城南失火人。
    注释:“中冬”指的是冬季,这里指冬天的时候。“特制”表示特意制作,“鹤袍”是指鹤形的礼服,“新”表示新做的。“来问”表示有人前来询问。“城南失火人”指的是城南发生的火灾的人。

  2. 降服正修前古礼,解衣还荷大夫仁。
    注释:“降服”是指下降到某种状态或者级别,这里指从高位到低处,“修前古礼”是指遵循古代的礼仪,“解衣还荷大夫仁”指的是脱下衣服,感谢大夫的仁慈。

  3. 行藏自愧名衔重,辞受能忘道义真。
    注释:“行藏”是指行为和处境,“自愧”表示自我反省,感到惭愧,“名衔重”表示名声和地位很重,“辞受”是指拒绝或者接受,“能忘道义真”指的是能够忘记道义的真假。

  4. 独掩寒斋感知已,县衙回首不胜春。
    注释:“独掩寒斋”表示独自关闭在寒冷的房子中,“感已”表示已经感到了,“县衙”是指官府的衙门,“回首不胜春”表示回首看到春天的景象,感到春天的美好而忍不住要流连忘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仁政的赞美。冬天的时候,作者特意制作了新的鹤袍,去问候城南发生的火灾的人。他为了降低自己的地位,从高位降到低处,脱下衣服表示感谢大夫的仁慈。他的行为和处境让他感到惭愧,但他能够忘记道义的真假。最后,他独自关上了寒冷的房子,回首看到春天的景象,感叹春天的美好而无法自拔。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仁政的赞美和对于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