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笥逢灾一荡然,故人带履荷相怜。
欲行我已违初志,在得人还看老年。
台省无声犹实地,山林有梦岂通天。
小诗甚愧琼瑶报,又向东邻乞简笺。

【注释】

与成:指友人顾况。犀带:用犀牛角制成的腰带,象征地位高贵。纻履:用麻葛制成的鞋子,象征质朴。受履还带:接受朋友送来的鞋袜。箧笥:装书的小箱子或木箱。逢(féng)灾:遭受灾难。故人:老朋友,旧交。相怜:互相怜悯。违初志:背弃了当初立志要为国效力的想法。在得:得到,指得到了官职。看老年:指已经老了,官运已尽。台省:指朝中大臣,也泛指朝廷。无声:指无权势。实:实在。山林有梦岂通天:指隐居山林的愿望难以实现。琼瑶报:美玉,比喻高洁的人品。又向东邻乞简笺:向邻居借来笔墨纸砚,准备写诗。东邻:指同乡邻居。简笺:书信、信纸。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在送别顾况后,又写了这首酬诗以表达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诗中抒发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感到的失落之情。

首句“顾与成送犀带纻履受”,“顾与”是朋友的意思,“成”,是作者的朋友名。“犀带”指用犀牛皮做的腰带。“纻(zhù)履”,即麻葛鞋。这里说顾与成送了一套珍贵的礼物给我,我接受了。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欣喜,因为他的抱负不能实现。所以第二句说:“箧笥逢灾一荡然”,意思是他的书籍和箱子遭遇火灾全部被烧光了。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伤。第三句“故人带履荷相怜”,意思是我的老朋友顾与成看到我落魄的样子都感到可怜。这里的“故人”指的就是顾与成,“带履”,指代诗人赠送的礼物。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思念。

第四句到第八句,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他说:“欲行我已违初志,在得人还看老年。”他想离开官场,去隐居山林过一种清贫的生活。但是他已经违背了自己的初衷,现在想要回到过去的那种理想生活已经不可能了。“在得人”,指得到了官职,也就是当上了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九句“台省无声犹实地,山林有梦岂通天”,意思是朝廷里没有人能听到我的呼声,但我依然坚持我的理想。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第十句“小诗甚愧琼瑶报,又向东邻乞简笺”,意思是这首诗很惭愧没有像宝玉一样的美玉那样珍贵,又向邻居借来笔墨纸砚准备写作,希望邻居能给他提供一些帮助,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的“琼瑶”指的就是宝玉,“简笺”就是信纸。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邻居的感激之情。

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和对理想的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