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小队到门庭,冉里桥边草欲青。
旧俗新风皆在志,北词南曲总成声。
大观老去多馀景,微醉年来有别亭。
更爱令君能俊雅,歌谣行听满山城。

迎春后令君复遣伶人来侑小酌口占

【注释】:

迎春:迎接春天的到来。

令君:指您。这里指诗人。

复:又,再。

遣:派遣。

侑(yòu):劝酒。侑小酌,侑即劝,是古代的一种饮酒礼节。

侑小酌:在小宴或宴会中劝酒。

口占:随意吟咏的诗。

【译文】:

迎春小队到门庭,冉里桥边草欲青。

旧时风俗新风志,北方词句南方曲。

大观老去多馀景,微醉年来有别亭。

更爱令君能俊雅,歌谣行听满山城。

【赏析】:

此诗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6年)。当时,金军南侵,宋徽宗仓皇逃往江南,北宋王朝已岌岌可危。而南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却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这种背景下所作。

首句“迎春”开门见山,点明时序。“小酌”表明这是一次小规模的饮宴。“口占”表明这是一首即兴之作,是应召而作的。

次句承上启下,写迎春小队来到门前,主人准备设宴款待宾客。“冉里桥”,指地名,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草欲青”指春天来临,草地变绿。

第三四句,写迎春小队到来以后,主人们为了表示对贵客的尊敬和欢迎,特地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并安排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北词南曲总成声”是说北方面的词调与南方的曲调都可以在这里演奏歌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主人们的殷勤好客、盛情备至,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写宴会上的盛况。“大观”指宋朝宫殿名,“多馀景”指宫阙周围的风景;“微醉”指客人微醺,“别亭”指宴会结束后客人散去的亭子。“多馀景”与“有别亭”这两个短语,既写出了宴会的热闹场面,也暗含着宴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主人送别客人时的伤感情绪。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想和评价。“更爱令君能俊雅”中的“令君”,指主人,也就是诗人的朋友;“俊雅”是才学修养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最使我喜爱的是你这个人才华横溢,学问渊博。“歌谣行听满山城”中的“歌谣行”指宴会上的歌声;“满山城”指城中到处都能听到歌声。这句诗的意思是:宴会上唱的歌谣传到山上,使整个城市都为之动容。

整首诗以宴会为题,通过对迎春小队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宴饮场面,同时通过宴会这一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才能的赞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