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斋游处我还游,每见新诗石上留。
对月幽怀双榻晚,乘风高兴一槎秋。
九龄度远何须问,安定功多却许收。
欲向匡峰望巫峡,楚天云尽有江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其内容为抒发对友人苏虚斋的怀念之情。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1句:”白鹿洞怀苏虚斋”
关键词:白鹿洞(地点),苏虚斋(朋友的名字)
注释:诗中提到的白鹿洞是一处著名的古迹,而苏虚斋则是作者的朋友。
第2句:”虚斋游处我还游”
关键词:虚斋游处(指白鹿洞),我(作者自称)
注释:作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白鹿洞,但心中仍怀念着朋友苏虚斋。
第3句:”每见新诗石上留”
关键词:新诗(诗歌)、石上(地方),留(痕迹)
注释:每当作者看到新作的诗留在白鹿洞的岩石上,便感到无比亲切。
第4句:”对月幽怀双榻晚”
关键词:对月(赏月)、幽怀(深深的思念)、双榻(床或座位)、晚(夜晚)
注释:在月光下,作者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与朋友苏虚斋共度一个宁静的夜晚。
第5句:”乘风高兴一槎秋”
关键词:乘风高兴(形容心情愉悦)、一槎(船、船只)、秋(季节)
注释:作者乘着秋风的心情,想象着与朋友一同划船去欣赏秋天的景色。
第6句:”九龄度远何须问,安定功多却许收”
关键词:九龄度远(指高瞻远瞩的人)、安定功多(功绩卓越)、却许收(允许收藏)
注释:这里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诸葛亮,他有着高远的远见和卓越的功绩,所以作者认为无需过多询问,而是应当向他学习并取得成功。
第7句:”欲向匡峰望巫峡,楚天云尽有江流”
关键词:匡峰(地名)、巫峡(地名,古代长江三峡之一)、楚天(楚国的天空)、云尽(天空晴朗)
注释:诗人想要登上匡峰去眺望美丽的巫峡,那里的楚天云彩已经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长江水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中的“白鹿洞”和“苏虚斋”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象征,也代表着两人深厚的友谊。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建诗作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