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本通玄,义不在句读。
道人坐高台,忘言对苍岫。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慧山书院游览时,对忠定祠的观感之作。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共二十字。
其一:
有象本通玄,义不在句读。
注释:
“有象”指自然物象;“本通玄”意为本来通达大道;“义不在句读”意为道理并不在词句的停顿处。
其二:
道人坐高台,忘言对苍岫。
注释:
“道人”指道士;“高台”指高高的亭台;“忘言”语出《齐物论》:“莫丧我于非生。”意为不要丧失自我,即不要迷失自己;“对苍岫”指面对青翠的山峰。
赏析:
首二句写景,为全诗定下基调。“有象本通玄”,“象”指自然物象,这里强调自然物象与大道相通;“本通玄”,“玄”指大道之深奥,强调大道的深不可测。“义不在句读”,意为道理并不在词句的停顿处,强调要超越词句的束缚而悟道。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感悟:自然物象本身就能让人领悟到大道的深奥,无需拘泥于词句的停顿之处。
后二句写道士。“道人”指道士;“高台”指高高的亭台;“忘言”语出《齐物论》:“莫丧我于非生。”意为不要丧失自我,即不要迷失自己;“对苍岫”指面对青翠的山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一位道士在高高的亭台上,面朝苍翠的山峰,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和杂念,与自然的大道融为一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向往。
【答案】
有象本通玄,义不在句读。
译文:
有自然物象本身就能让人领悟到大道的深奥,这个道理并不在词句的停顿处。
道人坐高台,忘言对苍岫。
译文:
道人坐在高高的亭台上,忘记语言而面对苍翠的山峰。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慧山书院游览时所做,以忠定祠为咏对象。诗人通过对忠定祠的观察,联想到自己的思想境界,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向往。诗歌采用赋体形式,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前两句主要描写景物,为全诗定下基调。诗人认为自然物象本身就能让人领悟到大道的深奥,无需拘泥于词句的停顿处。后两句主要描写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