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花春洒水晶宫,漫写陶诗岂醉中。
莫道柴桑非我地,笔端真有晋人风。

墨花春洒水晶宫,漫写陶诗岂醉中。

莫道柴桑非我地,笔端真有晋人风。

【注释】

观:观赏。松雪:指苏轼的《松风阁》诗。渊明:陶渊明。

墨花春洒水晶宫:形容春天的景色如画一般。墨花,用墨水写的梅花;春,表示季节;水晶宫,比喻美好的景色如宫殿般辉煌。

漫写陶诗岂醉中:表示自己虽在饮酒之中,但并未因此而沉醉其中。

柴桑:即柴桑园,陶渊明曾经在此种过桑树,后以“柴桑”代指隐居之所。

笔端真有晋风: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的作品没有完全达到晋代文人的水平,但也确实带有晋人的风采。晋文、晋景、晋穆之流,其文多自然流畅,意气飘逸。

赏析:

此首是苏轼于熙宁六年(1073)春所作,时为黄州团练副使,与友人游赤壁矶,观苏子瞻所书《松风阁诗》,遂赋此诗。

首句“墨花春洒水晶宫”,是形容春天的景色如画一般美丽。墨花,是用墨水写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春,则表示季节。这里,苏轼以墨花比喻春天的美景,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漫写陶诗岂醉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饮酒之中,但并未因此而陶醉其中的情感。陶渊明曾言:“吾衰竟谁慕?愿守陋巷贫。”苏轼此言,正是对陶渊明这种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第三句“莫道柴桑非我地,笔端真有晋人风”,则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评价。他认为,虽然自己的作品没有完全达到晋代文人的水平,但也确实带有晋人的风采。晋文、晋景、晋穆之流,其文多自然流畅,意气飘逸。这里的“笔端”,是指他的书法和诗词。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晋代文人那样,既具有自然流畅的风格,又能体现出晋人那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整首诗通过赞美春天的景色、表达自己在饮酒之中的状态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特气质和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