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滋兰自楚人,草荒茅塞几千春。
而今乞得山中种,老眼看来种种真。
【注释】
种兰:种兰花。
谢赵宜兴:指晋代书法家,字公仁,号宜兴。
九畹滋兰自楚人:楚人种兰花九畦为畹。
草荒茅塞几千春:形容荒凉冷落的景象。
而今乞得山中种:现在得到山上种兰花的机会了。
老眼:双关语,既指眼睛年老,也指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种种真:形容种植的兰花品种丰富,色彩斑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种兰花抒发诗人自己晚年归隐山林、远离官场、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清静无欲的思想感情。
“种兰谢赵宜兴”,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意,交代了诗人要写的内容。“种兰”二字是全诗的纲领,也是全诗的线索。“谢赵宜兴”是说感谢赵宜兴,因为赵宜兴擅长书法,他的书法有“飞白流滑”的特点,后人常以“飞白”来形容他的书法。
颔联紧承首句,进一步描写诗人种兰的情景。“九畹滋兰自楚人”,意思是种兰花的人来自楚国,在九畹之地栽种。“九畹”是古代的一种土地面积单位。这里的“楚人”暗含诗人自己。“草荒茅塞几千春”,意思是说荒芜的草丛和茅草堵塞了春天的生机,暗含诗人自己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春天了。这两句从空间上写种兰花的环境,从时间上写自己与春天的距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长期隐居山林、远离朝廷、与世隔绝的心境。
颈联“而今乞得山中种,老眼看来种种真”,意思是说现在得到了在山中种兰花的机会,虽然年事已高,但还能看到各种品种的兰花。这两句从时间上写自己重获在山中种植兰花的机会,从视觉上写出自己对各种兰花品种的欣赏能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种兰花这一主题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