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衰竟谁陈,焉得偶君子。
倚楼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
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
吾衰竟谁陈,焉得偶君子。
倚楼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注释:我衰老了,究竟谁能帮我陈述呢?怎么能与君子相配?我独自靠在高楼之上,眺望着远处的江面。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
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
注释:伟大的文王啊,我行走在道路上却未能停止(继续前行)。鸑鷟鸟有时也会鸣叫,它的雄壮决断是从天上传来的(启示)。
赏析:
《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四首,内容上都是作者对时事的感慨。前两首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后两首则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第一首“吾衰竟谁陈”,表达了诗人自己衰老的无奈和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才能向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里,“吾”指诗人自己,“衰”表示他的衰老,“陈”则意味着向他人展示或者陈述。整句的意思是:我在晚年感到非常无助,不知道该向谁诉说我的心事。
第二首“倚楼青云端”,描述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情景。这里的“倚楼”表示诗人正在楼上坐着或者站立着,而“青云端”则形容他所处的位置很高,仿佛在云端之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
第三首“大雅思文王”,提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这里的“大雅”是指古代的一种诗歌风格,而“文王”则是历史上的一位贤明君王的名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四首“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则描写了鸑鷟鸟的鸣叫声和它雄壮决断的性格。这里的“鸑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而“鸣”则表示它的叫声。整句诗表达了鸑鷟鸟虽然生活在人间,但仍然保持着一种高贵和威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