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冠,死我冠,我冠不毁我璧完。于嗟乎公乃盖棺,给孤寺中白骨寒。
蜀道难于天,臣心有如铁。生前未致尉陀书,死后空还苏武节。
于嗟兹游亦奇绝,万古清风一秦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第一句“我冠生我冠,死我冠不毁”,描绘了作者生前和死后都戴着同一种帽子的情景,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的坚守。
第二句“于嗟乎公乃盖棺,给孤寺中白骨寒”,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自己的墓碑会被埋入土中,而他的忠魂却无法得到安息。
第三句“蜀道难于天,臣心有如铁”,描绘了四川蜀道的险峻,作者以铁石为喻,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第四句“生前未致尉陀书,死后空还苏武节”,表达了作者生前未能实现的理想,死后却只能带着苏武的节杖离开,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悲愤。
第五句“于嗟兹游亦奇绝,万古清风一秦越”,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他认为自己一生的经历就像秦、越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却留下了永恒的名声。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