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春潮晚来恶,水气冥冥接篱落。
忽看此景如此图,却怪当年何竹鹤。
天风吹云山雨收,明日焉知不如昨。
蓉湖望眼尽鄱湖,几向东冈坐高阁。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诗句一:“江上春潮晚来恶,水气冥冥接篱落。”
  • 注释:春天的江面上,傍晚时涌动的春潮似乎有些不悦。
  • 赏析:此句描述了春潮带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然变化的不适应和不满。
  1. 译文一(对应诗句二):傍晚时分,江上的春潮汹涌澎湃,水汽弥漫,如同雾气一般笼罩四周,仿佛连篱笆也难以阻挡它的侵袭。

  2. 诗句二:“忽看此景如此图,却怪当年何竹鹤。”

  • 注释:突然间看到眼前的景象竟然如此相似于画中的情景,让人感到惊讶。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眼前景象的新奇感受,以及对于古人画作中常见景物的高度认同。
  1. 译文二(对应诗句三):突然之间,我看到了眼前的景象竟然如此类似古代画家描绘的画面,让我不禁感叹,为何当年的竹子鹤等动物能被如此细腻地描绘出来。

  2. 诗句三:“天风吹云山雨收,明日焉知不如昨。”

  • 注释:天空中的风带着云彩散去,雨水也停歇了,仿佛一切烦恼都随着云烟消散了。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释然。
  1. 译文三(对应诗句四):天空中的风轻轻吹散了云雾,雨也停了,明天的情况可能比昨天更糟,但谁知道呢?

  2. 诗句四:“蓉湖望眼尽鄱湖,几向东冈坐高阁。”

  • 注释:远处的蓉湖和鄱湖尽收眼底,几乎要到达东边的小山冈上的高阁。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
  1. 译文四(对应诗句五):远方的湖水和湖泊在视野中一览无余,几乎可以触及到东边的小山冈上的高亭。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春潮、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其对诗人情感的影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自然景色既美丽又变幻莫测,引发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的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