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拨幸知花,自谓将食实。
高才迥绝尘,名先建安七。
清甘入人脾,霜馀啖新蜜。
袖然首王廷,天定真可必。
礼乐三千言,纵横墨如漆。

【注释】

1.又答文玉:指杜甫与好友李白的诗歌酬唱。

2.根拨幸知花:根拔,即根,拔起。幸,侥幸。知花,知道花朵开放。

3.自谓将食实:自认为将要收获果实。将,将要。食实,收获果实。

4.高才迥绝尘:高才,高超的才能。迥,超出。绝尘,超越尘世,比喻才华出众。

5.名先建安七:名,名声。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

6.清甘入人脾:清甜鲜美的味道进入人的口中。

7.霜馀啖新蜜:霜后剩余的甜美味道。馀,剩下的。

8.袖然首王廷:衣袖飘飘地来到朝廷。袖然,衣袖飘动的样子。首,到。

9.天定真可必:上天注定,真能决定命运。天定,天命所定。真,确实。可必,可以确定。

10.礼乐三千言:礼乐,指古代礼乐制度,包括礼仪和音乐两个方面。三千言,指《礼记》、《周礼》、《仪礼》等儒家经典文献共三千篇。

11.纵横墨如漆:纵横,纵横交错。墨,指墨线、墨迹。如漆,像漆一样黑。形容文字错综交织,难以辨认。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拔根”为喻,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傲视权贵、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一气呵成,气势宏大,音节雄浑,读来铿锵有力。

开头两句:“根拔幸知花,自谓将食实。”诗人运用拔根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世事洞明的眼光。他看到许多有才华的人被埋没,因此感叹自己的幸运,认为自己将有机会施展才华,获得实际成果。这里,诗人以“拔根”为喻,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傲视权贵、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

第三句:“高才迥绝尘,名先建安七”,诗人称赞李白的才华出众,超过了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位文学家。他们都是曹操手下的文学侍从,曾一起创作过一些优秀的诗文。而李白的才华更是超过了他们。这里,诗人以“高才”为喻,赞美了李白的文学才华。

接下来两句:“清甘入人脾,霜馀啖新蜜。”诗人用“清甘”来形容李白的作品清新甜美,能够深入人心。同时,他又用“霜馀啖新蜜”来形容李白的作品如同霜后余下的甜美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这里,诗人用“清甘”为喻,赞美了李白的作品清新甜美;用“霜馀啖新蜜”为喻,赞美了李白的作品如同霜后余下的甜美味道。

最后两句:“袖然首王廷,天定真可必。”诗人用“袖然”来形容自己向往朝廷的心情,就像衣袖飘飘地来到朝廷一样。同时,他又用“天定真可必”来表达自己相信天命会为自己决定命运的信念。这里,诗人以“袖然”为喻,表达了自己向往朝廷的心情;用“天定真可必”为喻,表达了自己相信自己的命运会被上天注定。

整首诗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