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依稀路转迷,大江倒注入回溪。
千金不见王家堰,万柳难寻苏子堤。
白屋此时成涧壑,苍生何日出涂泥。
忧心百转劳经济,拟岘台高云雾齐。

【注释】

南北:泛指东西方向。路转迷:道路曲折而难辨方向。回溪:回流的溪水。王家堰(yàn):地名,今属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石桥乡。苏子堤:在今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石桥镇。白屋:贫苦百姓的房屋。涧壑(hè):山间的溪流,比喻隐居之处。苍生:老百姓。涂泥:泥土。岘(xiàn)台:山名,位于汉阳西南。相传古代有一人名叫岘,死后葬此,因以为名。高云雾齐:形容山高云密,难以攀登。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诗人潘良嗣任夔州通判。诗人观涨次潘水部韵,以“大江倒注入回溪”写江流之曲回,“万柳难寻苏子堤”写苏东坡堤上绿柳难觅的景色,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破碎、人民生活艰难的深深忧虑之情。全诗语言凝练含蓄,感情深沉悲壮。

首联“南北依稀路转迷”,“南北”是方位词,这里泛指东西方向。“路转迷”,形容道路曲折而难辨方向。诗人观涨次潘水部韵,以“大江倒注入回溪”写江流之曲回,“千金不见王家堰”,以“万柳难寻苏子堤”写苏东坡堤上绿柳难觅的景色,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破碎、人民生活艰难的深深忧虑。

颔联“白屋此时成涧壑,苍生何日出涂泥”,“白屋”是贫苦百姓的房屋,这里指代老百姓。“苍生何日出涂泥”,意谓老百姓何时才能摆脱困境,过上好日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与关切。

颈联“忧心百转劳经济,拟岘台高云雾齐”,“忧心百转”,形容诗人心中的忧虑重重,难以解脱。“拟岘台高云雾齐”,意思是说诗人想象着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心情豁然开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思考与感慨。

尾联“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唯有月明。”意思是说,我要把心中的痛苦和忧虑都寄托在瑶琴上,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理解我的知己。这里的“知音”指的是懂得欣赏自己才华的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思考与感慨,以及对老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与关切。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意象,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