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疑名记昔年,白头相见两茫然。
权知避处应为福,官到休时却是仙。
林下看云闲倚杖,楼头过雪每开筵。
别来何处相思忆,月在梅梢满意县。
诗句释义
1 次石阡韵寄兴隆周方伯: 此句意指作者在石阡(今贵州石阡)创作并寄给兴隆的周方伯。
- 场屋疑名记昔年: 指作者在科举考试中的经历与疑惑,场屋即指考场,”疑名”可能表示对名字的疑惑或不确定。
- 白头相见两茫然: 描述与周方伯见面时的情景,”白头”指的是年龄的增长,”相见”是指重逢,而“两茫然”表达了一种迷茫、不确定的状态。
- 权知避处应为福: 暗示了某种选择或决定,认为避世或隐居的地方是福地。
- 官到休时却是仙: 表示当官职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可能会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和幸福,类似于仙人的生活。
- 林下看云闲倚杖: 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林下”指的是山林之中,”看云”可能意味着观察自然景象,”闲倚杖”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
- 楼头过雪每开筵: 描述了在高楼之上观赏雪景,不时举行筵席的场景。
- 别来何处相思忆: 表达了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别来”可能指的是离别之后的时光,”相思忆”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月在梅梢满意县: 以月亮作为思念的象征,”梅梢”指梅花的枝梢,”满意县”可能是作者的一个地名或象征性地点,表达了对某人在某处的思念。
译文
在石阡写下这首韵诗,寄给兴隆的周方伯,他在科举考试中经历了许多疑惑。当我白发苍苍地与他相见时,我们彼此都感到茫然。我选择避开世俗纷扰,以为这样会给我带来福祉。当官职达到高峰时,我反而像仙人一样自由快乐。我在山林之间观看云朵,悠闲地倚着拐杖。在高楼之巅欣赏雪景,时常举办酒宴。离别后,我在哪里思念他?月亮高挂于梅花枝上,仿佛就在满意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官场生涯和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比官场的迷茫与隐居的自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和内心的纠结。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官场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