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
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
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
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解析】
题中“注释”“赏析”是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信息,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重要意象和作者情感。具体来说,本题要结合全诗理解诗句含义。“闻雁”,闻雁即听到雁声,这里指听到雁鸣。首联“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意思是说:一个人独处,怎能得到真正的宁静?长夜难眠,又怎么不令人悲伤呢?“何能得”是说“怎么能安静下来”,而“长愁”、“不禁”则表明了诗人内心愁苦的难以排遣。颔联“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写听到雁声后引起的联想。“鱼龙”代指渔人,“残夜笛”暗示着秋天的夜晚;“风雨急秋砧”则是说听到雁声之后,又联想到秋日的雨声。尾联“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意思是天边飘来阵阵寒风,使人感到冷意袭人,人的心情也更加凄苦。尾联写听到雁声之后,诗人的心情由悲转凄。颈联“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意思是说:听到雁鸣,想到远在他乡的亲人,不由地生出许多感慨。尾联“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意思是说:听到雁鸣,想到远在他乡的亲人,不由地生出许多感慨。
【答案】
①何能得:怎能安静下来。②长愁:长久的忧愁,无法摆脱的烦恼。③不得睡:睡不着觉。④禁不禁:禁不住
。 ⑤残夜笛:秋天的夜晚,渔民吹笛子的声音。⑥秋砧(zhīn):秋日的捣衣石上击打衣服的声音。⑦萧森
:凄凉、寂寞。⑧兼:同时,一起。⑨作意:故意。⑩湖南:指家乡,这里借代自己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