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
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
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
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

诗名:《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

第一段

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
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

第二段

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
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

注释解析

  • “亦抱杞人念”:抱着杞人忧天的想法,担忧天地会崩塌。
  • “其如苕水幽”:苕水(今称苕溪)幽深,引人思考。
  • “手携青玉杖”:手持青玉杖,象征着高洁和超脱。
  • “坐老白蘋洲”:在白蘋洲上静坐,享受自然的宁静。
  • “万象秋如滴”:万物在秋天的景象下显得格外清晰,如同被水滴打湿的画卷。
  • “群峰日乱流”:群山在日光下显得凌乱,有动有静。
  • “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太湖广阔,处处都是平静如镜的水面,连鸥鸟也不会惊慌飞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皋隐居的生活情景。首句提出一种忧虑的心态,表达了对天地变迁的担忧。接着以手中的青玉杖和白蘋洲上的静坐来象征内心的超然和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天地的无常和自然的恒久,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