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白云吹暮晴,江间古龙啾啾鸣。
山人乘虹出石屋,赠我万片秋菊英。
令我餐之霜雪清,何以答之千杜蘅。
风尘半世满鬓发,愧尔烟霞凌太清。
长波东去有万里,吾欲乘风濯吾缨。
诗句如下:
千山白云吹暮晴,江间古龙啾啾鸣。
山人乘虹出石屋,赠我万片秋菊英。
令我餐之霜雪清,何以答之千杜蘅。
风尘半世满鬓发,愧尔烟霞凌太清。
长波东去有万里,吾欲乘风濯吾缨。
注释如下:
- 千山白云:形容山峰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 吹暮晴:傍晚时分云朵被风吹动,形成美丽的景色。
- 江间古龙:江河之间回荡着古老的龙鸣声。
- 啾啾鸣:指古龙在江面上发出的叫声。
- 山人乘虹:山人骑着彩虹般的云彩离开。
- 出石屋:从石头建成的小屋中出来。
- 赠我万片秋菊:赠送给我大量的秋天的菊花。
- 令食之霜雪:让我食用这菊花如雪般洁白的味道。
- 何以答之:用什么来回报这种恩赐?
- 千杜蘅:形容菊花的数量众多。
- 风尘半世:经历了许多风尘,即战乱或流离失所的生活。
- 半鬓发:一半的白发,表示年老或历经沧桑。
- 愧尔烟霞:你辜负了烟云和霞光的美丽。
- 凌太清:凌驾于清高之上。
- 长波东去:长长的波浪向东流淌。
- 有万里:有很长的距离。
- 吾欲乘风:我想随风而去。
- 濯吾缨:清洗我的帽带。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诗人用“千山白云”、“江间古龙”等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山人乘虹出石屋”等描写,将自然之美与人的神秘、超凡脱俗联系起来,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艺术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使得《江门别歌》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