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不关飞早霜,精晶水帘浮日光。
水面云华湿不起,鱼龙吹沫穿石梁。
波间石苔绿于发,袅袅漾之千尺长。
微风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来潇湘。

浙溪晓起

天门不关飞早霜,精晶水帘浮日光。

水面云华湿不起,鱼龙吹沫穿石梁。

波间石苔绿于发,袅袅漾之千尺长。

微风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来潇湘。

【注释】

  1. 浙溪:指浙江境内的溪流。
  2. 天门:即天门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
  3. 精晶:光洁如晶。
  4. 鱼龙吹沫:鱼龙在溪中游动,激起的涟漪和泡沫。
  5. 石梁:石桥,横跨溪流之上。
  6. 波间:水中,波纹之间。
  7. 石苔:石头上的苔藓。
  8. 袅袅:形容水波轻拂的样子。
  9. 湛:深蓝色。
  10. 孤槎(chá): 小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浙溪的美丽景色。首句“天门不关飞早霜”描绘的是浙溪上空飘洒的秋霜景象,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精晶水帘浮日光”描述了清澈的水流如同晶莹剔透的水帘,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两句通过对光线和水景的描写,展现了早晨浙溪的宁静和美丽。

第三句“水面云华湿不起”,则通过云彩与水面的关系,表现了水面的平静与清澈,没有受到任何扰动。“鱼龙吹沫穿石梁”中的“鱼龙”,“吹沫穿石梁”,形象地描绘了溪流中鱼儿和水草摇曳生姿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的“波间石苔绿于发”用夸张的比喻,表达了石面上苔藓的生长茂盛,甚至比头发还要绿。而“袅袅漾之千尺长”进一步描绘了水波轻柔、绵延不绝的景象,让人仿佛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水波在空气中舞动。

最后一句“微风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来潇湘”以秋风为线索,将视线引向远方。诗人似乎看到一艘孤舟从远处飘来,彷佛是从遥远的潇湘而来。这里的“微风”、“湛空碧”和“潇湘”都是富有诗意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遐想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传达出对浙溪秋日晨曦美景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