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笑箕山客,幽光使帝知。
至人无物累,天下有尧治。
饮犊临清涧,悬瓢在上枝。
高风何处溯,遗墓草离离。

【注释】

1.却笑:指反问。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史记·楚元王传》载:汉初有高人隐于箕山之上。

2.幽光:隐晦的光辉。使帝知:让帝王知道。

3.至人:道家称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即圣人。物累:世俗事物。

4.清涧:清流的小溪。

5.悬瓢:悬挂着的瓢。

6.高风: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何处:哪里。溯(su):逆流而上。遗墓:坟墓。

7.离离:草茂盛的样子。

【赏析】

诗以“巢父墓”为题,写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

第一二句是写诗人见到隐士后的心情。他见隐士箕山之巅,不禁感叹:“这隐士真是令人羡慕啊!他的隐遁,不也是为了避世而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吗?然而他隐而不仕,不事权贵,而是隐居山野之间,躬耕自食,其志可嘉,真乃‘至人’也!”

三四句是说这位隐者的品格崇高、道德高尚。

五六句写隐者的生活态度。他虽然隐居山中,但却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即使生活贫困,但也能安然处之,毫不介意。

结尾两句写这位隐者的人格魅力。他虽身处偏僻之地,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行。他的遗骨就长眠在山岗上,四周的草木郁郁葱葱。

这首诗以赞美隐士的高洁品质为主,同时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