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桥临颍谷,纯孝忆封人。
绕墓慈乌夕,缘祠蔓草春。
远游乖子职,明发愧天伦。
菽水求无处,艰难万里身。

【诗句解释】

颍桥:即颍水之桥。

颍谷:指颍水流经的地区,这里指颍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一带。

纯孝:至孝。

封人:古时祭祀山川的官名。

绕墓:环绕坟墓。

慈乌:传说中一种有仁爱的鸟,因鸣声悲凄,所以用来比喻怀念父母。

缘祠:沿祠堂而走。

蔓草:长满野草。

远游:指远离家园,出外做官。

子职:儿子的职责。

菽水:豆和水。泛指饮食。

天伦:天伦次序,指家庭或亲戚关系。

【译文】

颍桥横跨颍河水面,我思念着纯孝的人封人。

绕着墓地的慈乌傍晚归巢,在祠旁漫生的野草春天生长。

远离家乡去外地做官,明天早晨惭愧对父母的孝顺。

家中只有一杯清水,求它给我带来一点安慰;

在艰难的环境中,我身体劳累却心身疲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颍桥上遥想颍考叔的祠墓而作的。颍考叔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臣,以忠厚著称于世。诗中的“纯孝”“封人”,当是指颍考叔的事迹而言。诗人遥想颍考叔的祠墓,自然要联想起他的生平业绩了。“绕墓慈乌”句,用“绕墓”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瞻仰颍考叔祠墓的情形。“慈乌”是一种善鸣不倦的鸟,古人认为它能够哀鸣怀念死者。诗人把这种鸟拟人化,说它在黄昏时分环绕着颍考叔的墓地啼叫,这既表现了诗人对颍考叔的深切怀念,也表明了他对颍考叔生前的敬仰之情。“缘祠蔓草”两句,写诗人在祠庙周围徘徊,看到祠前长满了蔓草。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从祠墓周围的环境描写转入对颍考叔生前品德的追忆。“临颍谷”三字点明颍谷,也就是颍水的下游地区,说明颍考叔的祠墓就在颖河之畔。“远游乖子职”,意谓自己远游他乡,辜负了儿子应尽的家庭职责,这一句是自责之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明发愧天伦”,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语,意思是说今天早晨离家出发,感到惭愧的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兄弟。这四句诗是诗人遥想颍考叔祠墓的情景,表达了他追怀先父颍考叔的美德以及对自己不能尽到家庭义务的悔恨之情。最后两句“菽水求无处,艰难万里身”,意思是说在家中只有一杯水,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安慰;可是自己身在万里之外,处境十分困难。这句诗是诗人对家人的一种嘱咐和牵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