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尉台前草,空馀狐兔骄。
三年屯朔骑,一月作南朝。
牛黍秋初熟,蝉枝晚未凋。
自怜英霸诺,寂寞在东樵。
赵尉台前草,空余狐兔骄。
三年屯朔骑,一月作南朝。
牛黍秋初熟,蝉枝晚未凋。
自怜英霸诺,寂寞在东樵。
赏析:
《赵尉台下作》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赵尉台前的草、狐兔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英雄豪情的感慨。
诗中“赵尉台前草,空馀狐兔骄。”两句通过对台前草地与狐狸兔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荒凉而孤寂的景象。这里的“赵尉台”或许指的是历史上某个重要的军事或政治地点,而“草”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三年屯朔骑,一月作南朝。”两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更迭的深刻感悟。这里,“屯朔骑”可能指代的是古代军队或士兵的驻扎,“南朝”则可能指代的是某一朝代的更替。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跨度的刻画,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豪杰的兴衰。“牛黍秋初熟,蝉枝晚未凋。”两句则是对丰收场景的描绘,通过“秋初”和“晚未凋”两个时间点的结合,传达了农作物成熟和蝉鸣声未绝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自怜英霸诺,寂寞在东樵。”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豪情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感慨。这里的“英霸诺”可能指的是英雄豪杰的承诺或抱负,而“寂寞在东樵”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赵尉台下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