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莺花外,相逢泪满巾。
犹多天宝客,已少永和春。
龙去悲明日,天回望此人。
吾衰何足叹,勉作采芝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句和译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意境,注意结合注解理解诗意,把握情感,最后总结概括。
“野寺莺花外,相逢泪满巾。”这两句是写诗人在野寺与曾止山相会的情景。野寺即野寺庵,位于今江西靖安县境内。曾止山是诗人的朋友,他当时正在江西任职。
“犹多天宝客,已少永和春。”这两句意思是说,你像当年李白那样,在长安做官时(天宝年间),我也曾来过一次(永和年间)。天宝是唐玄宗年号(742~756),永和是唐穆宗年号(820~824)。
“龙去悲明日,天回望此人。”这两句是写曾止山离去的悲痛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龙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物,常用以比喻有权势的人。天回是指天帝回转,即上天保佑之意,也含有希望之意。
“吾衰何足叹,勉作采芝臣。”“吾”指诗人自己。
【答案】
译文:
在郊外寺院中与曾止山相遇,两人相见泪下沾湿了衣巾。
你还是当年长安的天宝时期来的客人,我却已是远离朝廷的永和人了。
你像昔日李白那样离去,而我只能望着你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悲痛。
我衰老不足为奇,但愿能勉力成为辅佐明君的采芝之臣。
赏析:
《送曾止山》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朋友曾止山分别后的情景,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深情。首联写两人在野寺相遇,泪洒巾上;颔联写曾止山仍像当年一样来过这里;颈联写曾止山离去时的悲凉情景;尾联写诗人虽已衰老却依然希望努力做贤臣。全诗情真意切,凄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