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母谁怜汝,酸啼绝乳时。
提携劳二妾,丧乱苦孤儿。
大别魂来抱,长干骨未持。
归舟多涕泪,总为两坟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述了一位母亲在失去孩子后的悲痛之情。

首句“无母谁怜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爱意和对孩子的无尽关怀。这句诗中的关键词“哀殇”暗示了诗人对失去孩子的痛苦和悲伤。

次句“酸啼绝乳时”,描述了孩子在断奶时的哭泣声,这种哭泣声充满了酸楚和绝望。这里的关键词“酸啼绝乳”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失去母亲的悲痛场景。

第三句“提携劳二妾”,提到了孩子的两个小妾,她们在照顾孩子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由于孩子的死亡,她们也遭受了很多痛苦。这里的关键词“提携二妾”表达了她们的辛苦和无奈。

第四句“丧乱苦孤儿”,进一步强调了孩子在丧乱中的痛苦。这里的关键词“丧乱”指的是战争或灾难,而“苦孤儿”则表明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为了孤儿。

第五句“大别魂来抱”,描述了孩子死后魂魄归来的场景。这里的关键词“大别”指的是巨大的离别,而“魂来抱”则表达了孩子在离开人世时仍然怀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长干骨未持”,表达了孩子的骨骼还留在故乡,而他的遗体已经不在了。这里的关键词“长干”指的是家乡的名字,而“骨未持”则表明孩子在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第七句“归舟多涕泪”,描述了诗人自己乘坐船只回家的情景。这里的关键词“归舟”指的是回家的船,而“涕泪”则表达了诗人在回家途中的悲凉之情。

最后一句“总为两坟悲”,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关键词“两坟”指的是两个孩子的坟墓,而“悲”则表达了诗人对两个孩子的怀念和哀痛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凄美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愤和悲伤,通过对孩子生前和身后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意和对失去孩子的极度悲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