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知名早,诗人几溯洄。
频从丝网得,不上竹竿来。
一下文犀箸,忘持白玉杯。
相酬无好咏,深愧大夫才。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旨,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指向,即本题为“对这首诗逐句释义”,所以要求学生必须逐句翻译,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来理解。
- “小雅知名早”:指《小雅》中的名篇很早就闻名于世。“小雅”是《诗经》中的一类诗歌。“名早”是指诗作名声很早就已传扬开来了。2. “诗人几溯洄”:指诗人才学很高,其诗作如流水般源远流长。“几”表示将近、几乎之意,“溯洄”指回旋、回绕。3. “频从丝网得,不上竹竿来”:意思是说诗人的作品多是从别人的作品中借鉴来的,而很少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频”表示频繁地、屡次地,“丝网”比喻别人的作品,“竹竿”比喻自己的作品。4. “一下文犀箸,忘持白玉杯”:意思是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忘记了自己手中拿着的酒杯。“一下”表示突然一下子,“文犀箸”比喻别人的作品,“白玉杯”比喻自己的作品。5. “相酬无好咏,深愧大夫才”:意思是说彼此相互酬答,却没有一首好的诗可以相互唱和(指相互酬答时没有佳作)。“相酬无好咏”指相互酬答,却没有一首好的诗可以相互唱和。“深愧大夫才”指彼此相互酬答,却没有一首好的诗可以相互唱和。“深愧”“大夫”都表明了作者谦虚自谦的意思。
【答案】
译文:
《小雅》的诗歌很早就很有名,诗人也像江水一样源源不断。我常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很少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偶尔有一两首诗,也都是从别人的作品中得来的。我有时想写一首诗,可一拿起酒杯就忘了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互相酬答,却没有一首好的诗可以相互唱和。我深感惭愧,自己才能有限。
赏析:
全诗四句,前两句赞颂诗人才华出众;后两句则批评诗人不能自成一家之言,而是一味地模仿他人之作。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歌,它用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同代作家的批评意见。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诗人通过对同辈作家的评价,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应该仅仅模仿他人。这种主张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