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忘久,心惟造物知。
琴张编曲日,桑户返真时。
病岂伤哀乐,贫能损孝慈。
平生歌哭意,谁与子舆期。

《哭蔡二西》诗词原文:

生死相忘久,心惟造物知。
琴张编曲日,桑户返真时。
病岂伤哀乐,贫能损孝慈。
平生歌哭意,谁与子舆期。

译文:

在漫长的生与死的交织中,我们彼此忘却了彼此的存在。只有造物主能够洞察我们的心灵。

曾经的琴声和曲调在今日已被遗忘,而回归自然的桑户生活也成为了过往。

即使生病也不会影响我对喜悦和悲伤的感受,贫穷也能减少我对父母的孝顺之心。

我一生都在歌唱和哭泣,但又有谁能与我共享这一切呢?

赏析:

屈大均的这首诗《哭蔡二西》通过描绘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悼念和对其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诗中“生死相忘久,心惟造物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他们虽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却依然保持着心灵上的联系和默契,仿佛一切都已过去,只留下彼此的思念。这种超越生死的情感交流,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深厚和珍贵。

“琴张编曲日,桑户返真时”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生前音乐创作生涯的回忆。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生前曾共同追求艺术的理想,共同享受过创作的乐趣。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怀念和感慨。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易逝。

诗的最后一句“平生歌哭意,谁与子舆期”,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一生所经历的人生百态和情感起伏的深深理解和共鸣。这里,“子舆”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别称。诗人用“谁与子舆期”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他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人能理解并陪伴他度过这些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这种情感的投射,让整首诗歌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考。

屈大均的这首《哭蔡二西》以其深刻的情感、真挚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它不仅是对一个老朋友的深情追忆,也是对生命、友情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种情感的力量和深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传世之作,值得后人传颂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