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南越地,未觉有将军。
士马时相见,笳箫间一闻。
铙歌多自作,铜柱不言勋。
此日还京邑,承家荷大君。

【注释】

①南越:古郡名。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

②未觉:没有意识到。

③士、马:指士卒和战马。

④笳箫:古代乐器,用芦管制作,形状似箫,故称。

⑤铙(náo)歌: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如大钱,以铜为质,两面蒙以木皮或皮革制成。

⑥铜柱:相传汉武帝时在西南夷地区设置的铜铸的纪功之柱。

⑦承家:指承受家族的重任。

【赏析】

此诗作于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当时王玄策奉命出征,平定了西突厥,凯旋后被朝廷召回长安,诗人送行。全诗写王玄策立功边疆,但不被皇帝所知,只受家人敬重。

“南越”是王将军征战之地,“未觉”是诗人的感慨。诗人以为王将军有大将之才,却长期在边地默默无闻,没有受到朝廷重用。颔联描写王将军与士卒和战马朝夕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王将军对士兵的关心和对战争生活的热爱。颈联写王将军创作铙歌自娱,以及他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而不受重视的辛酸心情。尾联写王将军即将回到京城长安的消息传来,使诗人感慨万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