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浣花老,最爱李青莲。
今子才无敌,依然让谪仙。
笔惊风雨落,杯讶瀑泉悬。
狂客四明在,还教与酒钱。

【注释】

浣花老:指杜甫。杜甫有《秋兴八首》诗,其第二首云:“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又,杜甫有《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李青莲即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有《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今子:指你我。无敌:没有对手。让谪仙:让李白的才气超过自己。笔惊风雨落,杯讶瀑泉悬:笔力雄健,使风雨为之落地,酒杯高悬,水花飞溅。狂客四明在,还教与酒钱:四明是宁波的别称。狂客:指李白。

【赏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这首诗是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作的,信中提到了杜甫和李白,表达了诗人对杜甫、李白这两位大诗人的仰慕之情。全诗以“昔闻”“今子”为线索,回忆过去和现在两位诗人的不同风采,抒发了自己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诗人把李白比作四明狂客,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出对李白的喜爱之情。

首二句点明两人不同的特点。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关心国事,忧民忧国,其诗多反映现实生活,感情深厚,思想深刻;李白则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风格豪迈,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杜甫的敬仰,也表明自己对李白的倾慕。

第三句紧承前句,说现在你(指李白)才学之高无人能及,而依然让我拜服。这是对杜甫的赞美。杜甫曾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如《北征》、《兵车行》、《三吏》、《三别》、《登高》、《春望》等,都是传诵一时的佳作。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一首传世名篇,它充分地表现了杜甫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这里,作者以杜甫自比,表明自己对杜甫作品的推崇。

第四句承上意进一步展开写,说李白的诗才如同惊雷闪电,气势磅礴,使人叹为观止;李白饮酒作乐,豪情逸兴,如瀑布从高山直泻而下,令人惊叹。这里不仅表现了李白诗才之高,而且也表现了他个性中的另一面。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不拘泥于陈规陋习,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情趣。李白的这种性格特点,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至八句写李白的性格。第五句承前意进一步写,说李白的才华如此出众,真让人感到惊讶。第六句进一步写李白饮酒作乐的情景。李白喜饮,而且喜欢喝酒吟诗。他的一些著名诗篇就是饮酒作乐的产物。第七句承上意进一步写,说李白喝酒时豪情满怀,仿佛要喝得酩酊大醉。第八句写李白狂傲不羁的性格。李白性格豪爽,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有时甚至有点放肆,所以人们常常把他比作四明山上的狂客。

末二句是全诗最妙的地方。全诗至此,已将杜甫、李白两人的不同风采描写得很精彩。但结尾处忽然一转,说狂客四明(四明山在浙江余姚县南)还在呢!李白此时就住在四明山,那么他一定经常到那里去喝酒。这样写,既显得风趣幽默,又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四明狂客在”。

这首诗写得十分精彩,它通过回忆和赞扬两位伟大诗人的特点,抒发了对这两位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全诗虽只是短短的十四个字,却构思巧妙,用语精当,形象生动。尤其是对李白的描绘,极富个性,显示出诗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