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吞左右,万里作洪流。
砥柱无三峡,朝宗有一楼。
梅先长至发,菊后小春收。
观察乘喧暖,休轻叔子裘。

【注释】《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南越王兴兵击象,杀两广刺史。上发巴蜀以南兵以击越,闻南越破,杀王,以其头为鼓与矢。”后因称南越为“南夷”。此诗写端州楼观景。端州即今肇庆,在广东。

【赏析】这是一首应制诗。张观察是诗人的友人,他来端州时,作者写了这首诗给他。

起句“西江吞左右,万里作洪流”,写端州的地理位置。这里说的“西江”是指西江水系,包括北江、东江、韩江以及珠江干流的北支和东支等河流。这些河流从西向东奔流,把端州裹围其中,所以称为“吞左右”。这句说,端州的西江之水,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浩荡无际,可以作“万里作洪流”。这两句写出了端州地势雄壮,气势磅礴的特点。

第二句“砥柱无三峡,朝宗有一楼”,进一步写端州的特点。“砥柱”,指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口的一块巨石,它矗立在峡谷中,形势险峻,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朝宗”,指大禹治水,疏通长江河道,使江水归入东海,这里比喻端州对上游来的西江之水起着引导、节制的作用。“无三峡”三字,突出了其高大雄伟之势;“有一楼”三字则突出了它的建筑之美。这两句既写端州地势高峻,又写端州建筑宏伟。

第三句“梅先长至发,菊后小春收”,描写端州的物产特产,并点明时令。“长至”、“小春”都是节令名,分别指冬至前后和谷雨前后。“梅先”二句,写端州的特产,也即写端州物产之多,品种之丰。“长至”二句,说的是梅花开得最早,到了冬至时节,就率先开放了;而菊花开得晚些,要到谷雨过后才盛开。这二句用梅花和菊花的生长先后来写端州物产特产之多。

尾联“观察乘喧暖,休轻叔子裘”,是诗人的劝诫语。观察,即观察使,是唐玄宗时的官职名。《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观察处置留后事。”这里的观察使就是地方长官。“叔子裘”,典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戏弄他,给他穿上一件狐貉做的袍子,晏子不以为耻,反而脱去衣服露出皮肤,说:“臣非不知,而是认为穿着这种裘服去见大王是不适宜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观察使在端州任职期间(观察使任期一年),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就骄傲自满,要像晏子那样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

全诗通过对端州地理特点和物产特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观察使的尊敬、敬仰之情,同时表现了诗人的谦恭、节俭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