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尚未雨,江行苦浅流。
频随归雁去,不为落花留。
子舍依黄岳,亲年若楚丘。
笼葱多玉杖,采得自罗浮。

《送汪楷士还歙为其尊人七十寿》是一首明末诗人屈大均的诗作,其内容如下:

  1. 诗词原文
    春半尚未雨,江行苦浅流。
    频随归雁去,不为落花留。
    子舍依黄岳,亲年若楚丘。
    笼葱多玉杖,采得自罗浮。

  2. 赏析

  • 春半尚未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天气并不如预期般放晴。
  • 江行苦浅流:表达了旅途中江水浅流带来的不便与艰辛。
  • 频随归雁去:描述了自己频繁跟随回归的雁群,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不为落花留:表示不因凋零的花瓣而停留,展现了诗人坚定前行的决心。
  • 子舍依黄岳:提到了自己的住所靠近黄岳,可能是一座山或地名,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
  • 亲年若楚丘: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亲人年老体弱的担忧。
  • 笼葱多玉杖:形容家中有翠绿色的葱茏植物围绕,且有贵重的玉杖。
  • 采得自罗浮:暗示了自己从罗浮山采集到了某种珍贵的物品,可能是药材或其他特产。

《送汪楷士还歙为其尊人七十寿》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示了一位文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其个人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对其朋友的一次深情祝福,也是对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赞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