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行路苦,争奈水云心。
白鹄未三里,寒猿已一吟。
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
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
{
"诗句": [
"亦知行路苦,争奈水云心。",
"白鹄未三里,寒猿已一吟。",
"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
"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
],
"译文": {
"亦知行路苦,争奈水云心。": "我深知旅途的艰辛,但我无法抗拒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白鹄未三里,寒猿已一吟。": "白鹤尚未飞出三里之远,寒猿已经吟唱了一声。",
"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 "江南的枫树繁茂,峡北的荻花深深。",
"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 "青草遍布无尽的沼泽瘴气中,贵族子弟(王孙)在何处寻找?"
},
"赏析": {
"#诗意解读\n诗人屈大均通过此诗抒发了他对于人生旅途中困苦与美好并存的感受。诗中“水云”一词既形容了江水的流动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同时,“白鹄”、“寒猿”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n#情感表达\n诗人通过对比“白鹄未三里”和“寒猿已一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而“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他在旅途中所见所感的丰富情感。\n#艺术风格\n此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善于运用象征和拟人手法。如“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中的“王孙”一词,既体现了贵族的身份,又隐含了诗人对于身份地位变化的感慨。整体上,此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屈大均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