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南极外,江汉各朝宗。
声荡乾坤尽,光吞日月重。
云过鲍室暗,潮落虎门封。
万里无终始,乘桴孰可从。

诗句原文:

扶桑南极外,江汉各朝宗。

声荡乾坤尽,光吞日月重。

云过鲍室暗,潮落虎门封。

万里无终始,乘桴孰可从。

注释:

  • 扶桑:传说中的日出处,位于东方。
  • 南极外:极远的外面地方。
  • 江汉:长江和汉水,代指中国。
  • 朝宗:朝拜、归顺。
  • 声荡:声音传播扩散至整个宇宙空间。
  • 乾坤:宇宙间的一切,天地。
  • 鲍室:古代藏书之所,这里比喻学问之深。
  • 虎门:地名,今广东省虎门县。
  • 乘桴:一种渡海的工具,桴是船桨。

译文:
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长江和汉水各自朝着它的方向进发。声音传遍了整个天地,光芒覆盖了日月星辰。云彩飘过鲍家的藏书室时,潮水退去,只剩下虎门的海岸线。在这广阔无边的世界中,我们如同漂浮的木筏,不知何去何从。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洋图景。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海洋比作可以影响乾坤、吞噬日月的巨兽,展现出海洋的伟大与威严。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诗中多次提及“朝宗”与“无终始”,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长河和时间流转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最后一句“乘桴孰可从”,则是一种哲思的表达。诗人通过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类在如此浩瀚的世界中应如何定位自己,来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思考。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思考的旅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