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雪尽时,一夜草离离。
春色如流水,王孙尚未知。
雁归沙塞早,月照石堂迟。
憔悴江潭上,谁听渔父辞。

【注】:

①湖南:指湖南洞庭湖畔。②草离离:草木茂盛,草长得高而茂密。③王孙:贵族子弟。④沙塞:边塞。⑤石堂:指晋代陶渊明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⑥渔父辞:即《渔父》,是一首表现渔民生活的诗歌。⑦憔悴:形容人因忧愁而瘦弱。

译文:

湖南洞庭湖上积雪融化的时候,一夜之间草木繁盛茂密。春色如流水般迅速消逝,但贵公子还不知道。雁群早归边塞,月光照在石堂上却迟迟不落。我憔悴地站在江潭边,可有谁聆听我的渔父之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春天草、花、水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政黑暗和人生苦闷的感慨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湖南雪尽时,一夜草离离。”湖南洞庭湖水面被大雪覆盖,当雪融化后,一夜之间,草木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这句诗用“草离离”来形容草木生长旺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同时,“一夜”两字也暗示了时间的短暂,让人不禁感叹生命无常。

“春色如流水,王孙尚未知。”春天的景色如同流水一般,美丽而又短暂,但贵公子还未曾察觉到。这句话通过对比春天的美丽与人的无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叹和无奈之情。

“雁归沙塞早,月照石堂迟。”大雁早早回到了它们栖息的地方——沙塞,而月亮则迟迟不愿离开石堂。这里用“早”和“迟”来形容大雁和月亮的行动,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憔悴江潭上,谁听渔父辞?”我独自憔悴地站在江潭之上,可有谁能听到我的渔父之歌呢?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孤独寂寞的口吻收尾,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草木的生长、大雁归巢、月亮升起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