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西麓是番禺,山势双蟠接海珠。
仙令至今来葛氏,人家自昔在兰湖。
持将瀑布为膏泽,更有离支入画图。
重与炎洲添胜迹,沉香不使浦中无。
赠番禺明府
罗浮西麓是番禺,山势双蟠接海珠。
仙令至今来葛氏,人家自昔在兰湖。
持将瀑布为膏泽,更有离支入画图。
重与炎洲添胜迹,沉香不使浦中无。
【注释】
①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因东有浮水,南有罗水,故称。
②双蟠:双环环绕。
③仙令:指仙人的法令或命令。
④葛氏:指葛洪(公元283-341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代道教学者,博学多才,精于医药、炼丹术,著有《抱朴子》等。
⑤兰湖:古地名,在今广东东莞县东南。
⑥持将:持来。
⑦膏泽:滋润万物的雨露。这里借喻泉水。
⑧离支:即离离枝,指柳枝。
⑨画图:绘画。
⑩“重”三句:《新唐书·地理志》:“广州治南海,隋置,大业初曰交趾郡。”沉香,又称沉水香,产于海南岛。
【赏析】
《赠番禺明府》,是一首咏物诗。诗以罗浮山水为题材,通过赞颂罗浮山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美好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联先总括地写罗浮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罗浮,即今天的广东罗定市,位于五岭山脉之南。诗人把山比作美人,说它“西麓”即面庞,“双蟠”指腰身,“接海珠”则像衣裙。这两句既写出了罗山的自然美,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颔联点出山中之人,即葛洪和兰湖。葛洪是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的《抱朴子》一书影响很大;而兰湖则是他家乡的一个美丽地方;“持将”二字,既是形容泉水的甘甜,也隐喻泉水对人的滋养。
颈联进一步描写了泉水的美丽,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泉水被比作美女的眼泪,不仅清澈透明,而且滋润万物;而柳条则被比作女子的头发,随风飘动,婀娜多姿。这一联既富有想象力,又形象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和柳枝轻拂水面的情景。
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重要性。“沉香”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而“浦中无”则暗指泉水的珍贵。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充分利用这股泉水,让它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