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一岛是天留,父子经营作首丘。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茫茫一岛是天留,父子经营作首丘”: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岛屿的景象,它被形容为“天留”,意即这个岛屿仿佛是上天特意留下来的。同时提到了“父子经营”,意味着岛上的生活或治理是由父子两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而“作首丘”指的是以岛屿作为安身立命之所。

  2.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能否保持国家稳定的看法。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和智慧(自能存),那么他就能为国家带来安宁(存社稷),即使面对外来的威胁也不会改变。这里的“亮”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或明君,他们有能力维护国家的稳定。

  3.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 这句诗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忠诚与背叛。诗中提到君主和臣子不愿意像鱼儿一样落入敌人的网中(归鱼腹),而是愿意继续抗争直到最后一刻。此外,“舟楫从教到石头”可能暗示了战斗的地点或策略的转变,即虽然开始时可能会选择投降,但最终还是坚持到了最关键之时。

  4.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 这里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遗憾,因为尽管经历了多次的战斗和牺牲,最终仍可能无法实现原本的目标或成就。诗人用“桓文事业”指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的功业未能完全实现,如同他们的事业随波逐流般消逝。这表达了对历史进程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

译文:
茫茫一岛上天留,父子经营作首丘。
亮者自能存社稷,横来哪得更王侯。
君臣宁肯归鱼腹,舟楫从来到石头。
恨极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付东流。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岛屿上父子两代人的坚守和奋斗,以及他们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选择,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通过对历史名人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进程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