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楼出五羊城,东尽扶胥一日程。
海道多歧那得问,江门有戍未为兵。
诸番与我分全险,十郡凭谁举大名。
直抵金陵舟楫便,孙卢往事足心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半空波撼越王台”
  • 注释: 在半空中,波浪冲击着越王台。
  • 译文: 天空中波涛汹涌,仿佛海浪撞击着古老的越王台。
  1. “秋水含烟昼不开”
  • 注释: 秋天的水面被雾气笼罩,阳光下显得模糊不清。
  • 译文: 秋天的时候,水面被薄雾笼罩,阳光无法穿透,呈现出一幅朦胧而宁静的画面。
  1. “海雨忽将山雨去”
  • 注释: 突然间,海风带来了雨水,使得原本的山雨消散。
  • 译文: 突如其来的海风使得原本应该持续的山雨瞬间消散。
  1. “新潮频截旧潮来”
  • 注释: 新一波的潮水不断涌来,切断了旧潮的水。
  • 译文: 新的潮水不断地涌来,取代了旧的潮水,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景象。
  1. “风吹岛屿随龙气”
  • 注释: 微风吹拂着岛上的每一寸土地,如同龙的气息一般。
  • 译文: 轻风拂过岛屿,每一片土地都沐浴在龙的气息之中。
  1. “月引楼船逐蚌胎”
  • 注释: 月亮引导着楼船在海面上前行,就像追逐一只蚌壳中的小蚌一样。
  • 译文: 月光照亮了楼船,引领它像追逐蚌壳中的小蚌一样前行。
  1. “南出虎门天险失”
  • 注释: 经过南面的虎门后,之前的天险变得不再重要。
  • 译文: 通过南面的虎门后,之前的自然屏障变得不再重要。
  1. “诸夷咫尺二洋回”
  • 注释: 周边的异族距离如此之近,仿佛转眼之间就能回到大海的另一侧。
  • 译文: 周围不同的族群距离如此之近,仿佛瞬间就能返回到大海的另一侧。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站在白鹅潭边,远眺周围的景色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边疆安定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思考。背景分析:诗作创作于清初,此时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民族矛盾和外来侵扰日益严重。屈大均作为明末的遗民,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情感。本诗通过对白鹅潭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惶恐不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从诗作的结构上看,首联起兴,颔联写景,颈联转折,尾联收尾,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交织的佳作。综合评价:《白鹅潭眺望》是屈大均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白鹅潭及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