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但愿似慈亲,白首长为膝下人。
六十未同蘧瑗化,九旬应返子桑真。
方刚帝与经营力,未老天留问学身。
菉竹诗篇教日诵,莫辞圭璧琢磨新。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赋得六旬犹健亦天怜”是第一联,点明题面,表明了诗人对年老体弱的担忧;“年高但愿似慈亲,白首长为膝下人”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慈亲一样爱护年老体弱的亲人;“六十未同蘧瑗化,九旬应返子桑真”两句写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方刚帝与经营力,未老天留问学身。菉竹诗篇教日诵,莫辞圭璧琢磨新”两句写诗人的志向及学习态度。
【答案】
①首联: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慈祥的长辈那样关心照顾年幼的晚辈。
②颔联:诗人认为人的一生应当如庄子所说的“蘧瑗化”一般,即在60岁的时候能够像蘧瑗一样得到解脱。
③颈联:诗人认为人生只有到90岁时才能达到庄子所说的“子桑”的境界,即真正达到了“无己”、“无功”的境地。
④尾联:《诗经·大雅·抑》中有“维鹈在梁,不濡其翼”的诗句,意思是说有一只鹈鹕正在吃鱼,却不会沾湿它的翅膀。诗人引用此句,表达自己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仍然要像它那样努力学习,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