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向开元已弄歌,风光一倍在岩阿。
萱花日暖幽香满,樛木春深茂阴多。
红恨樱桃频作子,青怜杨柳欲侵蛾。
双成萼绿东西侍,王母偏怜是婉罗。

《庚午元日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之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诗句注释与翻译
  • 莺向开元已弄歌,风光一倍在岩阿。
    注释:黄莺在开元年间就已经在唱歌了,那里的风光比别处更加美好,如同置身于深山之中。
  • 萱花日暖幽香满,樛木春深茂阴多。
    注释:萱草花开得正旺盛,花朵散发着幽香;树木生长得茂盛,提供了浓密的树荫。
  • 红恨樱桃频作子,青怜杨柳欲侵蛾。
    注释:红色的樱桃频繁结果,青色的杨柳渴望靠近蜜蜂。
  • 双成萼绿东西侍,王母偏怜是婉罗。
    注释:双成(传说中的仙女)手持绿色的药杵,为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服务;西王母特别喜欢婉罗。
  1. 赏析
  • 首联“莺向开元已弄歌,风光一倍在岩阿。”通过描写黄莺在开元年间已经在唱歌,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前环境的优美。
  • 颔联“萱花日暖幽香满,樛木春深茂阴多。”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场景,萱草花开得正旺盛,树木生长得茂盛,提供了浓密的树荫。这里的“幽香”和“茂阴”都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颈联“红恨樱桃频作子,青怜杨柳欲侵蛾。”通过对樱桃和杨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樱桃的成熟和杨柳的摇曳都是春天的象征。
  • 尾联“双成萼绿东西侍,王母偏怜是婉罗。”以神话人物双成和西王母为喻,赞美了婉罗的美丽和才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婉罗的喜爱和欣赏。

屈大均的《庚午元日作》不仅是一首美丽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动机,以及他们在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