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葱得到杖朝无,日日闺庭即玉壶。
方朔未衰频仰乳,老莱犹稚更将雏。
饥同食字神仙蠹,冻似啼霜子母乌。
一片春晖那媚得,油油草色羡蘼芜。

【解析】

此诗为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中州乐府序》里说:“余友李生好古,喜谈兵,嗜酒,善鼓琴,性滑稽,能文章,工篆籀。”从这些方面看,这首《庚午元日作》应是他“好古”的作品。

其一(笼葱得到杖朝无)

笼葱:比喻年幼。

杖朝:指年老有病而拄着拐杖。

无:没有。

译文: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获得过功名,但是后来年纪大了,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赏析:

首联写自己早年得意,曾获功名,但后来落拓失意,无所作为。这是全诗的基调,也是作者自伤的一种表达。

其二(日日闺庭即玉壶)

译文:每天在家,看着庭院就像看到玉壶一样。

注释:“闺庭”指家宅庭院,“即”是比况词,形容非常之像。“玉壶”用晋王献之《桃树》诗中的“玉壶差近水”,“差近”是接近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每日在家闲居,看着庭院就像看到玉壶一样,写出他生活的悠闲和惬意,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其三(方朔未衰频仰乳)

译文:东方朔虽然已不再年轻,但依然很健壮,所以每天都需要有人为他喂奶。

注释:方朔: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字少翁,以诙谐机智著称。“未衰”意思是“尚且强壮”,言虽老犹健。“频仰乳”是“经常被喂养”的意思。这两句写东方朔虽然已不再年轻,仍很健壮,所以每天都需要有人为他喂奶。

其四(老莱犹稚更将雏)

译文:老莱先生虽然已经老了,但还是很幼稚,仍然需要人照顾。

注释: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相传他八十多岁还像幼儿一样顽皮不懂事。《庄子·秋水》:“楚有养狙者得良狙。三年学艺,使出门。或曰:‘狙公养由基也幸啊,上与宋国之阳,青壤之间有檀木焉,其可以为欂栌乎?’众狙皆怒。曰:‘然则欲以何为?”曰:‘我将以为柿‘故寓闻其名。”后遂以此喻年长者仍保持童心。“稚”犹“稚子”、“小孩”。“更将”是“再当”。这两句写老莱先生虽然已经老了,但仍很幼稚,仍然需要人照顾。

其五(饥同食字神仙蠹)

译文:饥饿的时候就像吃东西一样。这里把“饥”比作“食”字。

注释:“食”字是“吃”的意思。“神仙蠹”用《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仙药蠹鱼”条:“吴时有干宝、张俨,并博达之士,见蜀守杨孟瑛,问:‘君何好?’曰:‘好神仙。’曰:‘有何好耶?’曰:‘好食蠹鱼。’‘何谓?’曰:‘得之则肥美;失之则肚馁。’”这两句写诗人在饥饿的时候,就像吃东西一样,这里把“饥”比作“食”字。

其六(冻似啼霜子母乌)

译文:冷得像是在啼哭的霜一样。这里用“子母乌”喻人。“子母鸟”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名,形如乌鸦而大,鸣如鸡鸣。古人迷信认为它是鬼怪所化。

其七(一片春晖那媚得)

译文:只有春天的光辉才值得欣赏啊!这两句写诗人在严冬中看到春天的景象,觉得它如此可爱,真是不可多得啊!

注释:“春晖”即“春光”,“媚”,美好之意。“子母乌”喻人。这两句写诗人在严冬中看到春天的景象,觉得它如此可爱,真是不可多得啊!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元日这一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的是他在元日这一天的生活情景。全诗通过写元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同时也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诗歌前两句写自己年轻时得意,曾获得过功名,但后来年纪大了,就没有什么作为了。这是全诗的基调,也是作者自伤的一种表达。

第三句写自己虽然已经很老了,但是依然很健壮,所以每天都需要有人为他喂奶。这两句写东方朔虽然已不再年轻,仍很健壮,所以每天都需要有人为他喂奶。

第四句写老莱先生虽然已经老了,但仍很幼稚,仍然需要人照顾。这两句写老莱先生虽然已经老了,但仍很幼稚,仍然需要人照顾。

第五句写诗人在饥饿的时候,就像吃东西一样,这里把“饥”比作“食”字。

第六句写冷得像是在啼哭的霜一样。这里用“子母乌”喻人。“子母乌”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名,形如乌鸦而大,鸣如鸡鸣。古人迷信认为它是鬼怪所化。这两句写诗人在严冬中看到春天的景象,觉得它如此可爱,真是不可多得啊!

第七句写只有春天的光辉才值得欣赏啊!这两句写诗人在严冬中看到春天的景象,觉得它如此可爱,真是不可多得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