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重为堕地人,愁逢烈帝第三春。
生从十五无君父,罪有三千是子臣。
一日鸡豚犹逮母,平生犬马未违亲。
早孤少得先公教,报答慈威恨不辰。

【注释】

庚午:即元日。堕地人:指婴儿初生。

烈帝:指宋武帝刘裕,他在公元420年自立为帝,史称宋武帝,死后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

“生从十五”二句:意思是说从我十五岁时起就没有父亲,犯了罪,要受到三千的惩罚,是作儿子的臣子。

“一日”二句:意思是从我小时候起,每天给祖母进贡一只鸡和一头猪来表示孝敬;平时也像狗马一样侍奉祖母,不敢违抗她的意志。

“早孤”二句:意思是我从小失去双亲,在祖父(伯父)的教导下长大,感激他对自己的教诲,想报答他的恩情。

【赏析】

《庚午元日作》,诗题中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古人常以节日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作者因早年丧父,自小与祖父母相依为命,所以对长辈充满了感激之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全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孝心和对祖父的敬爱之情。

首联“庚午重为堕地人,愁逢烈帝第三春”,诗人自叙身世,言其自幼丧父,无以为母养亲,故每逢元日,便感伤悲戚。

颔联“生从十五无君父,罪有三千是子臣”,诗人自责之词,谓自十五岁后即失父,而身为子臣,又当何罪?

颈联“一日鸡豚犹逮母,平生犬马未违亲”,诗人自述平日如何孝敬祖母。诗人自小失去双亲,在祖父的抚养下长大,对祖母充满敬爱之情。每日进献食物以表孝心,平日亦如犬、如马般地服侍祖母。

尾联“早孤少得先公教,报答慈威恨不辰”,诗人感慨自身命运的不幸,深感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望,内心愧疚不已。

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幼年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祖母的深深敬爱和感激之情。语言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