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殉黄泉忍有身,劬劳此日益沾巾。
生辰岂复知重九,明发空然念二人。
蒿蔚忧思成贱草,蜉蝣变化本微尘。
自今不惜先朝露,有愧瓶罍是鲜民。
注释:
- 乙亥生日病中作——乙亥年(即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生日时在病中所作。
- 未殉黄泉忍有身——没有追随黄泉(死者的世界)而忍心活着。
- 劬劳此日益沾巾——勤劳操持家务事日渐使泪水湿透衣巾。
- 生辰岂复知重九——生日的时候难道还能知道重阳节吗?
- 明发空然念二人——明天早晨空自思念两个人。
- 蒿蔚忧思成贱草——忧愁烦乱的思绪像野蒿和荒草一样卑微。
- 蜉蝣变化本微尘——蜉蝣这种小虫的变化就像尘埃一样微小。
- 自今不惜先朝露——从今以后不再吝惜如朝露般短暂的生命。
- 有愧瓶罍是鲜民——惭愧的是作为百姓却连这点微薄的食物都不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元祐六年(1091)在杭州任通判时所作。诗人以自己的身世遭遇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因遭贬谪而郁郁不乐的苦衷。
第一句写诗人因遭贬谪而不愿赴黄泉,宁愿苟活于世;第二句说诗人勤于家务事,操持家务,日夕辛劳,因而泪湿衣裳;第三句说明诗人在重阳节时仍不能忘怀家人,怀念亲人之情油然而生;第四句说诗人在重阳节时,还思念远去的人;第五句说诗人在重阳节时,只空自地想念着远方的两个人,而无法实现;第六句说诗人的忧愁烦乱的思绪如同野蒿和荒草一般卑微;最后一句则说诗人从今日起不再吝惜生命如朝露般短暂,他觉得自己身为一介平民百姓,竟连这点微薄的食物都不够。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也表达了作者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