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长夜如秋夜,卧疾沈沈欲返真。
体魄何妨随变化,神仙亦是一埃尘。
泉飞喷薄无生话,岳立峥嵘不死身。
君最高深知此意,梦魂相逐到双岷。

【注释】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指农历三月。川南:四川南部。紫翁:指友人王之涣,因王之涣曾作《登幽州台歌》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句。使:出使。任:任命。双岷:四川岷江,岷山的支脉,在四川省西部。

【译文】

病中再送紫翁王使之任川南

三春长夜如秋夜,卧疾沈沈欲返真。

体魄何妨随变化,神仙亦是一埃尘。

泉飞喷薄无生话,岳立峥嵘不死身。

君最高深知此意,梦魂相逐到双岷。

【赏析】

此为送别诗。诗人以三春、长夜、病卧、返真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又用“体魄何妨随变化,神仙亦是一埃尘”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安慰。

首联写景,“三春长夜如秋夜”,是说春日的夜晚比秋天更漫长更寒冷。诗人将三春与秋夜相比较,说明春天虽已来临,却还未能带来温暖,使人感到更加凄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但人们的心情却无法摆脱孤独和寂寞。

颔联写人,“体魄何妨随变化,神仙亦是一埃尘”。诗人用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安慰。他希望朋友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缚。同时,他也提醒朋友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颈联写自然景观,“泉飞喷薄无生话,岳立峥嵘不死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泉水和山峰赋予了生命力。泉水喷薄而出,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奥秘;山峰巍峨挺立,展现出永恒的力量。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尾联抒情,“君最高深知此意,梦魂相逐到双岷”。诗人用“梦魂相逐”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朋友能够像仙人一样高居云端之上,不受世俗的影响。同时,他也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见的时刻。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