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采芙蓉,秋江清可涉。
欢作芙蓉花,侬作芙蓉叶。
【注释】
子夜歌:晋代女诗人苏蕙所撰,为七言绝句。
芙蓉:荷花的别称。
方舟:船桨。
采芙蓉:采摘莲花。
秋江清可涉:秋天的江水清澈,可以过河。
欢作芙蓉花,侬作芙蓉叶:欢乐如同芙蓉花一样盛开,我像芙蓉叶一样陪伴着你。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缠绵的七言绝句。诗中写女子以荷叶比自己,比喻爱情的纯洁和真挚,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方舟采芙蓉,秋江清可涉。
欢作芙蓉花,侬作芙蓉叶。
【注释】
子夜歌:晋代女诗人苏蕙所撰,为七言绝句。
芙蓉:荷花的别称。
方舟:船桨。
采芙蓉:采摘莲花。
秋江清可涉:秋天的江水清澈,可以过河。
欢作芙蓉花,侬作芙蓉叶:欢乐如同芙蓉花一样盛开,我像芙蓉叶一样陪伴着你。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缠绵的七言绝句。诗中写女子以荷叶比自己,比喻爱情的纯洁和真挚,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木末亭拜方正学先生像”“对越孝陵云”等,然后根据这些提示来分析。 “宗臣遗像在”,宗臣即杨廷和,明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为官正直,有很高的声望,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功德,为他修了一座祠堂,供奉他的照片。杨廷和的祠墓就在今天的南京瞻园中。“对越”是古人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一种仪式,“云”指庙堂。 “周礼难为国
【注释】 1.灵谷探梅 其一:指唐代诗人李白游历金陵时所作的诗《灵谷寺钟声》中的第一首。灵谷寺在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八年,南朝梁代改名为宝公塔寺,唐代时又改回灵谷寺。 2.园陵畔:指南京明孝陵一带的陵墓旁。 3.千株间白云:意谓千株白杨树之间,白云飘浮;形容景色优美。 4.芳馨灵谷寺,灌溉羽林军:意谓灵谷寺里芬芳四溢,泉水潺潺,灌溉着羽林军将士。 5.乱点钟山翠
注释: 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 谁将辽海雪,来折汉陵花。 冷月含边笛,阴风散暮鸦。 数枝当辇路,不忍吐瑶华。 赏析: 灵谷探梅 其二 这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写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坚韧顽强精神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诗人首先点明地点,钟山麓是南京的著名景点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送客:指送别友人。 2. 莫上高台望,无穷是楚云:不要登上高楼去眺望(那些)楚天的云彩,它们无边无际。 3. 旧游稀白发,独往易斜曛:我与老朋友的相聚越来越少,白发也渐渐增多;独自行走在黄昏中,容易令人感伤和迷茫。 4. 木落诸峰见,山空一叶闻:树木凋零之后,群山之中显得更为清晰可见;秋风萧瑟之时,落叶飘散的声音更加清晰可闻。 5. 只应盘石上,闲坐对秋分
【注释】 南国:南方地区。“受命生”是说古梅受命而生,“孤根不可移”是说古梅的树根孤独地生长在南方。 寒光含雨雪:意思是说古梅在严寒中开放,其花朵上闪烁着冷光。 元气:指生命力。茅茨:茅草编成的屋顶,这里指房屋。 空寂无人见:意思是说只有空寂无声的人才能看见古梅。 芳馨只自贻:意思是说古梅的香气只能自己享受。 上林松柏尽:意谓皇家的园林里已经没有多少松树和柏树了,这是用比喻手法
【注释】 寄龚柴丈:写给龚柴的一首诗。 我有罗浮月,长悬四百峰。 期君来玉涧,拂石听霜钟。 五色麻姑鸟,千年啸父松。 相依当岁宴,不复寄芙蓉。 译文: 我有罗浮月,长悬百峰间。 盼望你能来玉涧,轻拂石上聆听寒钟。 有五彩斑斓的麻姑鸟,千年的松树在呼啸。 我们相互依存,共度岁末的宴会,不再将芙蓉寄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清幽秀丽的自然风景画面
【注释】 紫峰阁梅其一:指诗人所居的紫峰阁。 绝壑:深谷。 鸿蒙:天地未分之时,这里指自然界的本源。 养有馀:养育得充足。 光生无月处:在没有月光的地方也能产生光彩。 香在未花初:花香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就散发出来。 入石僧同定:进入石头里的和尚也定住不动。 横溪客自疏:横过溪流的客人也自行离开。 紫峰阁:在江西吉安永丰县西二十里,因山势如紫云之峰,故名。 一:代词,指这首诗。 踟蹰
诗句注释如下: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 “念是”指思念这棵古梅是前朝之物;“风雷不忍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厚情感和不忍破坏的心情。 -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 “桐焦”指梧桐树,“焦”是枯焦的意思;“竹老已空心”描述了古梅随着岁月变迁,由繁茂变为疏落的状态。 -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 “以道酬泉石”意指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注释】 枝枝:每枝。 百折:比喻曲折重重。 到地花仍发:梅花落地,仍然能开花。 横空影自长:树枝上梅花的影子在天空中飘荡。 月中那可得:月亮上哪能有梅花呢?因为月亮上没有水分,不能让梅花生长。 人外始闻香:梅花开放时,人们才能闻到它的香味。 因君拂石床:因为你常常抚摩我的石床,所以睡不着觉。 【赏析】 《吉祥寺古梅 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二句写梅花坚韧不拔的风骨
【注释】 吉祥寺:古刹名,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 一夜东风拂:一夜之间,春回大地。 瑶华答霜雪:指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 硕果孕乾坤:指梅花结出丰硕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岂有山川秀:难道只有山川秀丽吗?这里表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居然鸾鹤尊:形容梅花高贵典雅,如同鸾鸟和仙鹤一般。 惟应招隐士:只应该吸引隐居的文人墨客来欣赏梅花。 【赏析】 《吉祥寺古梅 其二》是一首咏梅诗
子夜歌 其三 故使欢见侬,侬道不相识。 曾记马上郎,挟弹门前立。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故使欢见侬`:因此使得我(妻子)见到你。 2. `侬道不相识`:你告诉我我们并不相识。 3. `曾记马上郎`:曾经记得你骑马时的样子。 4. `挟弹门前立`:手里拿着弓箭站在门边。 -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子夜吴歌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描绘一位妻子对远征边陲的丈夫的深情思念
【解析】 本诗是一首闺怨诗。首句“红罗复斗帐”交代了女主人公的居处,即她所居住的豪华的卧室。第二句“四角垂明珠”,则进一步描绘了这间卧室的陈设。斗帐,是一种以竹木为骨架,用丝织品做里子,上面缀有彩色花纹,四周垂下流苏的帐。它既便于悬挂物品,又便于睡觉时盖被。明珠,这里指珍珠,喻指美女。第四句“明月”,暗指自己的心上人。第三句“月落君踟蹰”,是说月亮落下了,她还在徘徊犹豫。“踟蹰”
【注释】: 子(zǐ):古代称书信的套语。 佯:假装,佯笑。 牵(qiān):拉。 弄:弹奏。 弦:琴瑟上用以调音的丝线或竹片。 谁卖眼:指谁在卖弄眼色。 相怜:互相怜悯,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男女间恋情的小诗。全诗共四句,以“微笑佯牵伴,低头误弄弦”为起兴之笔,引出下文;“众中谁卖眼,又说是相怜”,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发挥,描绘了一个卖目送情的小场景。 首句写女子与男子的亲昵动作
注释:欢是南山云,半作北山雨。 不比薰炉香,缠绵入怀里。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诗。“子夜歌 其一”为《子夜四时歌》中的一首。这首诗以“欢”“南”“北”“炉”等词来表现爱情的微妙变化。 欢——指欢会、欢乐。 南山——南方之山,这里泛指南方。 北山——北方之山,这里借指北方人。 半作——一半像,一半不像。 熏炉香——指熏香,古代的一种香炉。 缠绵——形容感情深厚而难舍难分。
子夜歌 其六 橄㰖两头纤,终难一个圆。 纵教皮肉尽,肠肚自然坚。 诗词原文与注释: 《子夜歌·其六》是明朝诗人李攀龙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四字句式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命运——一种是圆满、另一种是残缺——来表达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 译文与赏析: 译文: 橄㰖两头纤,终难一个圆。 纵教皮肉尽,肠肚自然坚。 - “橄㰖两头纤”
子夜歌 其十二 玉枕湘文簟,金炉凤脑烟。君来只病酒,辜负解香钿。 注释: 子夜歌十二首之一,作者为明代于慎行。“玉枕”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枕头,象征着高贵和雅致;“湘文簟”则是指湘地出产的竹制席子,具有清凉之感。“金炉凤脑烟”中,金炉代表珍贵的香炉,而“凤脑”是一种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君来”指客人来访,“只病酒”表示因为疾病的缘故只能喝酒,“辜负解香钿”则意味着无法欣赏那些精美的解香器物。
【注释】指:用手指弹奏。泠泠玉管声,指冷玉箫寒。袖:袖子。罗袂:细绢做的衣襟。此夜:今夜。匡床:一种矮小的坐具。春风:春日温暖的风。气力:力气。 【赏析】这首词是写春天夜晚闺怨之作。上片写女子思念情郎,下片写她独处孤寂。全词以“子夜歌”为题,意在咏叹春夜中的女子相思之情。 “指冷玉箫寒,袖长罗袂湿”,写女子在室内思念远方的男子。“指冷玉箫寒”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指如削葱根
【注释】: 机上花:织布机上的花。 剪刀太无赖:比喻剪刀无情地剪断了机上的花,就像无赖一样。 【译文】: 我如同织布机上的花朵,春风却无法吹拂。 剪刀无情地剪断了机上的花,就像无赖一样。 【赏析】: 此诗是《子夜歌》中的第七首。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的哀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第一句“侬如机上花”,用比喻的手法,将“侬”比作织布机上的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娇弱、美丽又无助的形象。
注释:夜深了,她还在抱着你的手睡觉,笑脱了黄金色的钏儿。 她担心你太轻,会把我背转过去,让我的面朝向你的方向。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深夜里依偎在爱人身边入睡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深情和依恋。 译文: 夜夜枕手眠,笑脱黄金钏。 倾身畏君轻,背转流光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与爱人共度夜晚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女子深夜时分,紧紧抱着爱人的手入睡的场景,以及她担心爱人过于轻柔而背过脸去的画面
【注释】 双缠:指丝线纠缠。五色缕:五彩的丝线。欢:相爱。尚有:还有。宛转:曲曲折折的样子。丝:丝织品。合欢带(huánhándài):用丝制成,用来束在腰间,象征夫妇相守不离。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诗人通过描写一对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这首诗的译文是:“双股五色的彩丝
【注释】 湖:镜湖,指鉴湖。 芙蕖(fúqú):荷花的别称。 浣纱人:传说古时女子浣纱时,因水花溅起弄湿了衣裳,所以叫“浣纱人”,后来泛指在河边浣洗的女子。紫鸳鸯:传说中的雌雄鸳鸯总是成对出现,因此被用来比喻夫妻或恋人。 【赏析】 《镜湖曲》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芙蕖的香气和浣纱女的幽思,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此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练。开头两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
【注释】 镜湖:古称鉴湖,今浙江绍兴市南面。 氤氲(yīn yūn):云雾缭绕的样子。 掇(duō):拾取。 明月:指月亮。 【赏析】 此首咏月诗,以“白云”为比兴,写诗人对月怀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全诗意境幽美,含蓄隽永,语言清丽自然。 开头一句“镜湖曲”,点出地点,即在鉴湖上。“白云何氤氲,流光不可掇。”这两句是说,天边的白云,弥漫无边,流动的光华也捉摸不到;它既没有形体也没有固定的位置
春日曲 初日流妆阁,春禽语画眉。 可怜阶下草,寸寸是相思。 注释: 1. 初日流妆阁:初升的太阳像给梳妆楼涂上了一层淡淡的妆容,形容早晨的景色美丽迷人。 2. 春禽语画眉:春天的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春天画眉。 3. 可怜阶下草:看到阶下的草,不禁让人心生怜爱,因为每一片小草都代表着对某人的思念。 4. 寸寸是相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每一寸草叶都仿佛是他心中的相思。
注释:战火激烈时容易发生马惊,上下就像飞起来一样。铜挝的鼓声不停,深入敌人重重包围中。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奋勇杀敌的英勇场面。首句“战酣易生马”,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上战士们勇猛无畏、冲锋陷阵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在战火纷飞中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次句“上下犹如飞”,以动态的描绘手法表达了战场形势的紧张程度,以及士兵们在战场上如鹰击长空、翱翔天际般的英勇气概。接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的技巧以及艺术效果。“战酣箭已尽,自拔脑中矢”意思是:战鼓打得正激烈,箭都射完了,只好拔下头上的箭来当武器用。“射杀一贼渠,驰归气未靡”意思是:打死了一名敌方将领,自己还精神焕发,没有败气。 【答案】 译文:战斗进行得很激烈,我的箭已经射光了,只得拔下头上的箭来作战。杀死了一个敌方将领
注释:蟋蟀在芳洁的台阶上吟唱,芙蓉花凋落在碧绿的池水上。秋天夜晚的月光,只是照着相思的人啊。 赏析:诗人以蟋蟀和芙蓉为象征物,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首句写景,描绘了秋夜月下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次句写人,通过写自己的思念之情,将读者引入诗中,使人产生共鸣。最后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体而言,此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