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卿为燕使,任侠不爱身。
当时偕渐离,势必歼强秦。
委肉饿虎蹊,为谋徒苦辛。
用兵贵无形,窈冥如鬼神。
风云张羽翼,龙蛇效屈伸。
尚父有韬钤,变化存乎人。
我昔观鱼复,八阵如星陈。
江波激雄怒,巨石高嶙峋。
玉女守其门,风后旋其轮。
嗟哉先哲心,精微谁能臻。

【赏析】

《咏怀》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借“玉女守八阵”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先哲们精湛绝伦、精微微妙的治国韬略和深奥高妙的兵法战术的无限钦仰之情。全诗共四十六句,除首二句外,每句七字,押平声韵。

前四句以燕使庆卿喻先哲,赞美其为国捐躯、报效国家的忠心耿耿、任侠爱民的高风亮节;后二十句则用八阵图、江水等象征,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并以此表达对先哲们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卓越才能的赞颂。

此诗在艺术结构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赋为主,兼采比兴。全诗四十六句,除了开头两句外,其余均属赋体,即直接铺陈描写的内容。其中,“委肉饿虎蹊”五句、“风云张羽翼”六句、“尚父有韬钤”七句、“我昔观鱼复”九句、“玉女守其门”十句以及“先哲心”、“精微谁能臻”等句中,均有比兴手法的运用,但它们并非用于起兴,而是通过比兴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加深意境。

二是善用典故,富于联想。如第二句中的“任侠不爱身”,第四句中的“偕渐离”,第七句中的“八阵图”、“江水”,第十句中的“玉女”,第十九句中的“尚父”,第二十一句中的“风后”,第二十三句中的“八阵图”、“江水”、“巨石”,第二十五句中的“玉女”,第二十七句中的“风后”,第二十八句中的“八阵图”“江水”,第二十九句中的“八阵图”,第三十一句中的“玉女”,第三十三句中的“尚父”,第四十三句中的“八阵图”,第四十四条中的“八阵图”和“江水”,第四十五句中的“八阵图”,等等,都是诗人善于联想,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词或成语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个新奇的形象,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是善用排比与对仗,形成波澜起伏的韵势。例如第二、三句的“当时”与第四句的“势必”,“委肉”、“为谋”与第五句的“苦辛”,“变化”、“窈冥”与第六句的“如鬼如神”,第七、八句的“风云”、“龙蛇”与第九、十句的“张羽翼”、“效屈伸”,第十一、十二句的“尚父”与第十三句的“韬钤”,第十四、十五句的“变化”与第十五句的“人”,第十六、十七句的“八阵”与第十八、十九句的“星陈”,“江波”与第二十一、二十二句的“激雄怒”,“巨石”与第二十三、二十四句的“嶙峋”,“玉女”与第二十五、二十六句的“守其门”,“风后”与第二十七、二十八句的“旋其轮”,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句中的“八阵图”和“江水”,“玉女”、“尚父”,第三十三条、三十六、三十七条句中的“八阵图”和“江水”,等等,都形成了排比对偶的句子,既加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又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使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表现手法——象征。所谓象征,就是借助某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或感情。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先哲们的高超谋略比喻为八阵图和江水,把先哲们的军事才能比喻为风云的变化和风后的指挥,把先哲们的治理才能比喻为玉女的守卫和尚父的智慧,等等。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而且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先哲们的智慧和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