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诚圣人,能知世要务。
先言诸大猾,以为爪牙布。
汉王方虎斗,矢石宜争赴。
诸生岂能兵,群盗知有素。
短衣变楚制,毋使大王怒。
道亦尚委蛇,希世非无故。
当时谀二世,虎口脱危惧。
狗盗安足忧,守尉自能捕。
斯言诚滑稽,阴已亡秦祚。
直谏亦有时,国奉以坚固。

诗句释义

1 叔孙诚圣人,能知世要务。 - 叔孙是古代的一个名字,通常指代智慧和理解力强的人。“能知世要务”意味着他能够洞察世界的主要问题和关键事务。

  1. 先言诸大猾,以为爪牙布。 - “大猾”指的是地方上狡猾、有权势的恶人或官员。这里表示这些人被作为工具使用,用来执行上级的命令。
  2. 汉王方虎斗,矢石宜争赴。 - “汉王”可能是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虎斗”比喻战争或争斗。这句话表明刘邦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需要士兵们奋力抗争。
  3. 诸生岂能兵,群盗知有素。 - “诸生”通常指的是读书人或学者,“群盗”则指盗贼。这两句表明学者们不可能成为士兵,而盗贼们知道如何利用机会。
  4. 短衣变楚制,毋使大王怒。 - “楚制”指的是楚国的传统服装风格,这里用来比喻改变旧有的制度以适应新的环境或形势。“毋使大王怒”意味着不要激怒国王,可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麻烦。
  5. 道亦尚委蛇,希世非无故。 - “委蛇”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柔和、顺从的态度,或者是灵活应对的方式。“希世”可能是指迎合时势或追求时尚。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认为顺应潮流并不一定是错误的。
  6. 当时谀二世,虎口脱危惧。 - “谀”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阿谀奉承的行为,“二世”指的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胡亥。这两句批评了当时的政治人物过分讨好皇帝,以至于失去了警惕。
  7. 狗盗安足忧,守尉自能捕。 - “狗盗”可能指的是小偷小摸之类的行为,但这里用来形容一些不严重的犯罪行为。“守尉”指的是地方官员,他们自然有能力抓捕罪犯。
  8. 斯言诚滑稽,阴已亡秦祚。 - “斯言”指的是前面的言论,“滑稽”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有趣或幽默的意思。这两句话批评了那种表面看似幽默但实际上带有讽刺意味的言论,暗示这种言论背后隐藏着对秦朝灭亡的担忧。
  9. 直谏亦有时,国奉以坚固。 - “直谏”意为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或建议。“国奉”指的是国家的支持或者依赖。这一句话强调了正直的批评和谏言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而且可以增强国家的稳固性。

译文

叔孙真是个圣人,能洞悉世间的大事。
首先揭露那些大坏蛋,让他们成为朝廷的工具。
汉王正在与敌人激战,战士们应当勇敢奔赴前线。
那些书生们怎么能打仗,他们只是一群盗贼罢了。
改变衣服颜色模仿楚制,别让大王生气。
做事也要讲究策略,顺应时势并非没有原因。
当时的人们一味阿谀二世,老虎嘴里逃生还害怕。
小偷小摸又有何妨?县令太守自有办法捉拿。
这些言论真是滑稽可笑,暗地里其实已经预示了秦朝的败亡。
尽管直言进谏有时会引起争议,但最终国家还是得以巩固。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描述,展现了战国时期秦国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诗中通过对叔孙的评价和对不同角色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和道德沦丧的现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正直批评和谏言的肯定,以及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