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
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
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
屠毒我民人,豺狼宁有数。
疾攻广德城,相公肆虓怒。
太守抗凶威,矢石下如雨。
为国诛元憝,众心恐不固。
勖哉为国殇,有身白如瓠。
腐肉何芬馨,乌鸢俾含哺。
七尺即金汤,作气无朝暮。
畿南股肱郡,死守非无故。
颈血直射天,贼臣亦崩惧。
亦以死吾民,代之齿力锯。
至今旄与倪,涕泣犹缟素。
与彼梅花岭,衣冠两封树。
这首诗是明朝时期的作品,作者是杨慎。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和对忠诚勇敢的人们的深深敬佩。
诗的第一句“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哀叹。他感叹国家经历了两次灭亡,这不仅仅是天意,更是人为的原因。
第二句“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进一步揭示了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奸臣的背叛。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利益。
第三句“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描绘了国难临头,皇帝和皇后都无法顾及的情况。这种无奈和悲壮让人心痛。
接下来的句子“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则揭示了奸臣的阴谋和狡猾。他们假借奉太后的名义,实际上却行着背叛国家的行为。
“屠毒我民人,豺狼宁有数”表达了作者对奸臣的愤怒。他们不仅残害了自己的人民,还如同野兽一般残忍。
接下来的几句“疾攻广德城,相公肆虓怒”描述了奸臣们迅速攻占城池,而朝廷中的大臣却愤怒无比。
“太守抗凶威,矢石下如雨”则是对地方官员的赞扬。他们在奸臣的压迫下依然勇敢地抵抗,用箭石打击敌人。
诗转向对忠臣的歌颂。“为国诛元憝,众心恐不固”表达了忠臣们为国家铲除祸害的决心,他们的行动让百姓心有所依。
诗人发出了感慨:“勖哉为国殇,有身白如瓠。”鼓励人们为国捐躯,即使自己身体变得像瓠瓜一样瘦弱,也要坚守忠诚。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忠诚人民的敬仰,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