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瞳孤坟在何处,青鸟衔珠泪如雨。
海思云愁为别离,道逢精卫邀相语。
日日填河力已穷,凌霄未得羽毛丰。
荆山之玉君休抵,待雪深冤天地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重”、“珠泪”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答案】
重瞳(即两个瞳仁):双睛;精卫:相传是炎帝女娃不屈于帝君之死,化为鸟,投身于江中衔木石填东海的故事;青鸟:神话中的一种神鸟;云愁:指对国家忧虑、忧愁之情;道:路;相语:交谈。译文:双眸明亮的眼睛,长眠在何处?神鸟衔着一颗颗珍珠,泪水滴滴洒如雨。我为离别之事感到忧伤,在路上遇见了精卫,便和她交谈起来。每天用尽力气填塞河水,力量已用尽,却仍然不能使河中的泥土变成石头。想要像凤凰一样高飞,但是没有翅膀和羽毛。荆山的宝玉你不要拿它当宝贝,等待到大雪封山时才能显出真相,那时天地之间的冤仇就可以洗雪了。赏析: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重瞳孤坟在何处,青鸟衔珠泪如雨”点题,表明诗人以精卫自喻,表达了对精卫不屈精神的高度赞赏和钦佩之情。颔联“海思云愁为别离,道逢精卫邀相语”,颈联“日日填河力已穷,凌霄未得羽毛丰”抒发诗人对精卫填海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尾联“荆山之玉君休抵,待雪深冤天地中”则暗含诗人对精卫坚持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表明诗人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