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三月梨花飞,我游禹穴方思归。黄莺开关啼碧柳,万里乡心连翠微。
谁怜寂寞耶溪上,泪洒西施金缕衣。
【注释】:
- 会稽春暮酬南海陈五给谏怀予塞上之作兼寄西樵道士薛二:会稽,指绍兴。陈五给谏为诗人的同乡朋友,他写了《塞上曲》送给诗人,诗人回赠了这首诗作。南宗和尚,即唐代僧人惠能。惠能在广东法门寺(又名南山,在今广州市东北)创立禅宗,称“南宗”。
- 黄莺开关啼碧柳:黄莺鸟在开春时节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杨柳。
- 谁怜寂寞耶溪上:谁可怜我这孤独寂寞的人啊?耶溪,水名,在浙江绍兴县西南三十里。
- 泪洒西施金缕衣:眼泪滴落如洒西施的金缕衣般美丽而哀愁。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美女。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768年(唐肃宗乾元二年)。诗人当时在江南一带漂泊,因政治原因被贬,有感于自己的处境与遭遇,写下了这首酬答友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首句“春风三月梨花飞”,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梨花飘落如同雪花一般,春风吹拂下纷纷扬扬。接着“我游禹穴方思归”,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游历过禹穴,但此刻却只能遥望故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黄莺开关啼碧柳”,描述了春天里的黄莺鸟鸣,唤醒了沉睡的杨柳。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万里乡心连翠微”,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故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而“乡心”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将自己与故乡之间的联系用翠微(青葱的山色)来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谁怜寂寞耶溪上,泪洒西施金缕衣”,诗人感叹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用西施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西施是古代美女之一,她的美丽与忧伤都让人为之动容。诗人将自己比作西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无奈。同时,泪水滴落在西施的金缕衣上,也象征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命运的无奈。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